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9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凝气体存在时水平管束冷凝换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水平管束管间冷凝换热特性的试验研究,探讨并分析了冷却水流量以及不凝气体质量分散对管束冷凝换热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有不凝气体存在时,冷凝放热系数最小值并不一定发生在最低排管上,冷凝放热系数最小值与冷却水流量和不凝气体质量分散均有关。研究结果为凝汽器的进一步传热强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水平碳粒填充床上方气体热辐射对阴燃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区法计算了水平碳粒阴燃床上方气体层内的辐射换热。计算结果表明:气体辐射因素对阴燃烧转变成明火的影响较大,尤其对出现明火后的气体温度分布影响很大,而对填充床内的阴燃传播影响较小,因此,当仅考虑填充床内的阴燃传播时可不计填充床上方的气体辐射体因素。  相似文献   
993.
超临界传热已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其现象及机理的认识仍不充分,本文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sCO2)池式传热.实验以长度为22 mm和直径为70 μm铂丝为加热和测温元件,容器压力为8~10 MPa,加热丝热流密度范围为0~1800 kW/m2,显著高于文献中的参数范围.采用变物性层流模型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加热丝附近采用了多尺度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发现传热系数h随热流密度qw的变化呈S形曲线,将h-qw曲线划分成三个区域.在类临界温度前,因瑞利数Ra随qw增大而增大,h随qw增大而增大;当铂丝温度开始超过类临界温度后,由于超临界流体回流效应增强,h继续增大直到获得最大值.随后,由于近壁区类气膜热阻增大,h随qw增大而减小直到获得极小值.在超过h极小值点后,由于高温下超临界流体导热系数随温度增大而增大,随qw增大h回复到增大趋势.本文获得了全参数范围内传热系数与热流密度...  相似文献   
994.
紧凑传热管束的池内核沸腾换热强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紧凑式排列管束在水平和竖直两种排列方式下的池内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确认了在低热负荷条件下能够实现沸腾换热,并具有很好的换热强化效果,同时对紧凑式排列管束沸腾、套管内有限空间沸腾和降膜式强制对流进行比较.发现在相同的热负荷条件下,紧凑式排列管束沸腾换热性能超过降膜式换热,其换热特性与一般的沸腾特性有很大差异.从实验结果看满液型蒸发器比降膜型蒸发器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995.
细竖管内流动凝结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小尺度条件下管内流动凝结换热的特性,针对1~5mm的细圆管,考虑凝结液膜的弯曲、气液界面剪切力与液膜表面张力的影响,建立起柱坐标系下竖直管内受迫流动凝结换热物理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求解的结果,对小尺度条件下管内凝结换热的规律进行预测性分析.研究表明,细管径条件下,气液界面切应力与液膜表面张力对流动凝结过程的影响增大,使重力的影响处于相对微弱的地位;与Nusselt换热关联式的预示值相比,小尺度圆管有明显的强化凝结换热的效果.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小尺度下凝结换热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6.
997.
针对土壤-空气换热器空气降温运行时的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入口空气温度和换热管长度对土壤-空气换热器出口空气温度和单位管长换热量的影响;并结合空气在换热管内的降温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换热管出口空气温度与入口空气温湿度、换热管长度、管内空气平均流速的函数关系式;并验证了其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换热管越长,管内流速越低时,出口空气温度越小,波动幅度也越小;土壤-空气换热器进出口空气温差与入口空气流速成反比,而单位管长换热量与入口空气流速成正比。当管内空气平均流速从4.5 m/s降至0.5 m/s时,进出口空气温差从3.97℃升至6.18℃,而单位管长换热量从11.59 W/m减至1.79 W/m。从增强土壤-空气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的角度考虑,管内最佳空气平均流速为5.9 m/s。研究结果对于土壤-空气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优化和换热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溴化锂水溶液池沸腾换热的实验装置,以及溴化锂水溶液在真空条件下的池沸腾换热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对池沸腾换热有一定影响,且随溶液浓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浓度对池沸腾换热有明显影响,且随压力提高,影响增大;管束对池沸腾换热有增强效应,水平管束的沸腾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单管的沸腾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999.
根据VGF结晶技术的特点,建立了结晶炉内的辐射换热模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对变温条件下砷化镓晶体表面的辐射换热进行了数值求解,模拟结果得出了晶体表面平衡温度的变化规律。与设定值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所得结果确定了晶体生长过程数值模拟的热边界条件,并对实际的温度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在分离式热管结构的电水动力学(EHD)强化传热试验台上,采用R11工质、直流高压电场,首次完成了垂直管内沸腾换热的EHD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EHD技术对垂直管内的沸腾换热有明显的强化效果;低热流密度时,强化效果较好,增大热流密度时,强化效果减弱;当热 流密度维持不变时,强化系数随着电场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沸腾换热的最大强化系数为4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