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96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设计了一种使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简化CPC(非追踪式复合抛物线聚光板)集热板和金属换热套管组合的中温太阳能水蒸气集热系统.系统由60个集热单元串联而成,每个集热单元包括简化CPC集热板、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三部分,在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换热套管之间填充了一种高导热性能固液混合型导热介质增强其导热性能.研究了系统的集热性能和天气条件、集热单元级数等不同工况对系统集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200℃的高温蒸汽,集热效率达到0.332,表现出优异的集热性能,是一种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太阳能水蒸气集热器,为将该高温太阳能集热器用于更广阔的领域提供了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122.
Based on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um principle for thermal insula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al optimizations for a plane insulation layer of the steel rolling reheating furnace wall with convective and radiativ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carried out by taking the minimization of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s optimization objective. The optimal construct of the plane insulation layer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boundary condition, the optimal constructs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obtained based on the minimizations of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heat loss rate are obvi- ously different. Comparing the optimal construct obtained based on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with that based on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heat loss rate,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is reduced by 5.98 %, which makes the global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improve. For the combined convective and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boundary condition, compared the insulation layer having an increasing thickness with that having constant thickness and a decreasing thickness,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s are reduced by 16.59 % and 39.72 %, respectively, and the global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greatly improved.There exits an optimal constant coefficient α2,opt which leads to the minimum dimensionless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ptimal constant coefficients α2,opt obtained based on the minimizations of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small. This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thermal stress obtained based on the minimum dimensionless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lso be small, and the global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rmal safety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are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obtained can provide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optimal designs of the insulation layers.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有限通道内高速蒸汽与过冷水直接接触凝结换热(DCC)过程中汽液相界面的演化规律,搭建了具有矩形截面结构喷嘴及通道的可视化实验台,获得了入口蒸汽压力为0.1~0.45MPa、入口过冷水压力为0.1~0.4MPa以及入口过冷水温度为30℃条件下DCC过程的凝结形态,得到了基于入口参数的流型图。研究表明:矩形通道内DCC过程的典型流动形态可划分为蒸汽区、过冷水区、汽液混合层、回流区和均匀泡状流区,蒸汽区与汽液混合层之间有清晰的相界面;在不同的入口参数下会出现泡状流、界面振荡射流、尾部振荡射流、稳定射流和发散射流等凝结形态。获得了各种流型的下壁面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计算,得到稳定射流的换热系数为5.2~9.0MW·m-2·℃-1。  相似文献   
124.
设计了内燃机车冬季静态打温设备,利用高炉蒸汽余热对机车用软水进行加热,使用加热后的高温软水对机车加水或隔离换热,实现机车的升温保温。该设备的应用使内燃机车柴油机冬季启动时其润滑油、燃油及冷却水的温度均满足规定要求。实现了预备机车打温全天候即时起用,临修、平轮修、大中修机车交车快速打温起机以及运用机车高温补水要求。该设计无噪音、无污染且低能耗,满足了节能环保工作要求,为铁路运输作业提供高效率的运用机车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5.
王成福 《广东科技》2014,(22):99-100
凝汽器是火电机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沿海地区机组大多采用钛管作为换热管,而钛管的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造成泄露事故。就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厂1#机组凝汽器的泄露问题,从设计、材料、制造、安装、系统、运行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该电厂凝汽器泄露的原因,从胀管工序和焊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并为以后的同类型机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6.
针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的岩土影响因素,对浅层岩土进行影响因素区域分布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统计分析得到浅层岩土结构分布;应用Surfer模拟软件,对水位监测井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到潜水位深度分布;并选点进行多个岩土热响应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该区域的浅层岩土热物性参数分布规律,并得到其温度分布。影响因素分布规律显示,该区域各地貌单元浅层岩土结构有明显不同;潜水位埋深一般为5~25 m,但黄土塬潜水位较深,可达60 m;黄土塬区域的综合导热系数明显小于其他地貌区域;研究区域地下深20~120 m,平均温度分布值为16℃~18℃,温度梯度分布值为(1.5~3.9)×10-2℃/m。  相似文献   
127.
超临界压力水在水平同心套管间自然对流换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计算深入分析了超临界压力条件下水的强烈的物性变化及对流换热的边界条件对水平同心套管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规律,并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采用求解原始变量的有限差分法,并利用大型通用计算程序PHOENICS,对控制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在内、外管表面均为等壁温边界条件或内管为常热流、外管为等壁温边界条件下,同心套管间的流场和温度场;研究了强烈的变物性、内外表面温差及内管壁面上的热流密度等对内、外管壁上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内管表面热流密度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外管表面温度所对应的内、外管表面温差及对流换热系数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某些条件下,随着热流密度的升高,尽管套管内自然对流流速增大,但是自然对流换热能力却下降。  相似文献   
128.
为了预测载人飞船地面热平衡实验时座舱内壁面温度与太空飞行时的偏差,分析了座舱内空气对流换热的近似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指出了空气对流换热系数是影响壁面温度的主要因素。由于重力场的影响,载人飞船地面热平衡实验时座舱内的空气对流换热系数与太空飞行时不同,使壁面温度偏离于太空飞行时的真实情况。为了修正地面实验数据,提出了壁面温度偏差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9.
排水性路面以其优良的排水、抗滑和降低噪音的性能而受人们的关注,而它在降低路面温度方面的性能却鲜为人知.在分析了普通沥青路面与外界的热关系以后,发现在高温季节的高温时间段里,气温与路面温度存在很大的温差,可以考虑加强路面与大气的对流换热以降低路面温度.经过分析,发现作为排水路面透水层的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凝土,是由固体骨架和孔隙间的气体相组成的二相共存空间,混合料内部存在大量贯通的空隙.固体骨架的比表面积较大,由于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有很好的散热性能,对于降低沥青路面的温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0.
圆形浸没射流冲击下有关压力梯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圆形轴对称射流冲击下的轴向、径向压力梯度值进行了理论计算、就引射、局部换热系数径向分布峰值出现的位置及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计算结果与浸没射流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压力梯度的存在决定了浸滑射流的径向换热分布形状,而Re数只是控制其换热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