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功能性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陈皮中的黄酮,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黄酮进行抑菌性能研究。通过实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陈皮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陈皮黄酮的提取率为1.467%。希望通过本研究,为陈皮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
以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桑叶多糖,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试验评价桑叶多糖体外抑菌作用。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观察桑叶醇提物和桑叶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证明:超声波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40:1(m L.g~(-1)),提取温度为70℃,其桑叶浸提液中的多糖得率达到5.50%,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桑叶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桑叶多糖对这两种菌则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苦瓜叶片乙醇提取液(3.1、6.3、12.5、25.0 g/L)处理农杆菌,分别在12、24、36、48 h测试其对农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叶片乙醇提取液对农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增强;提取液的最佳处理质量浓度为6.3 g/L,最佳处理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44.
北五味子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传统中药北五味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验证了前人关于北五味子在体外有抑制痢疾杆菌作用的实验结果,深化了对北五味子的抑菌范围和抑菌强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芦荟抑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菌试验表明,芦荟对球菌和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浓度高的芦荟汁抑菌作用 较强,但与糖或盐协同抑菌作用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6.
牦牛转铁蛋白抗菌与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细胞株体外培养技术和抑菌试验 ,研究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对HeLa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 .结果 :①一定浓度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抑菌圈直径达 2 .0cm以上 ;②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在 10 μg/mL时 ,对HeLa细胞株生长和集落形成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当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在 2 5 μg/mL时 ,对HeLa细胞株生长和集落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 ,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这表明 ,牦牛血清转铁蛋白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7.
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 %、10 %.  相似文献   
48.
甘草或冰片与虎杖和地榆配伍对其抑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琼脂平板系列稀释药敏实验,研究了甘草、虎杖和地榆以及冰片、虎杖和地榆两组药物按不同比例组合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相应单味药的MIC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配伍的抑菌能力与配比比例有关,较单味药可出现增强,不变或降低三种情况。这些现象的出现与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及药物的配伍有密切关系。从而提示,采用现代科学实验手段研究中药的配伍将会对传统的中药方剂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9.
罗勒药用成分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再研究对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罗勒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唇形科植物,本文就罗勒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和粗多糖的抑菌作用做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和粗多糖对两种供试菌种的生长均表现出抑菌效果,并且不同浓度对两种供试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0.
蓝萼香茶菜提取液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忠民  沙伟  胡修茵 《广西科学》2007,14(2):160-162
分别以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蒸馏水和丙酮作为提取剂,用回流提取的方式提取蓝萼香茶菜[Isodon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的5种提取液,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米曲菌的抑菌效力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5种提取液对实验菌均有抑菌作用,对4种致病菌的MIC的排列顺序为:无水乙醇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丙酮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蒸馏水提取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