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0篇
系统科学   203篇
丛书文集   271篇
教育与普及   6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3篇
现状及发展   56篇
综合类   674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广东作为科技强省,与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密不可分.近十几年来,广东已成长起来一批有竞争力、有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87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671.26亿元,出口创汇876.72亿元,上缴税费620.14亿元.  相似文献   
92.
93.
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技术发展的制度主导战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一、持续性技术与突破性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前 ,大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技术的渐进性和延续性变化 ,以持续性技术创新为主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明显加速 ,其发展的特点由原来的以渐进性变化为主演变为技术的非连续性、断层性变化为主。大量的突破性技术以摧枯拉朽之势涌入我们的现实社会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可能不充分考虑突破性技术的影响。持续性技术的共同特征是沿着企业组织主流市场中主要顾客的需求曲线提高已定型产品的性能。而突破性技术的发生与发展往往从…  相似文献   
94.
95.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但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高新技术企业将面临着国际知名高技术企业的严峻挑战。如何面对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只能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笔者认为,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于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今天在我国已经家喻户晓。但是不少人却存在这样的误解,似乎只要重视科学和技术就自然地能使生产能力搞上去,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企业也会迅速扩大。此外还存在类似的看法,好像占有科技知识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只要兼办企业,就一定能赚钱,使日子好过得多。其实大量的事例表明,科学和技术要使企业真正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存在很多更深层次的复杂问题,需要正确的认识和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否则还是收获不大。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基础科学首先是一种人类的知识财富,它的内涵十分广阔,而属于纯科学的部分几乎都是抽象的和理论性的,其中有很多部分在可见时间内很难转化为生产力,如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第二点,只有应用性较强的部分才可能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然后通过技术再转化为产品,我们称之为应用科学。在国外产业界有这样的看法:“今天的基础研究就是明天的应用研究”,“5年内能转化为新技术的为应用研究,10——20年或以上才能够转化为技术的,才可以称之为基础研究”。这后一种研究的必要性在于知识储备,为未来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提供准备。从这个观点来说,基础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是合乎逻辑的转化关系,基础科学在这个意义上的新突破,通过应用科学研究才能转化为新技术,对生产和经济效益才真正有意义。因此,科学和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指的是它们能够转化为生产力,转化需要科学的可应用性和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97.
《科技成果纵横》2006,(1):60-60
“十五”时期前三年,我国国家财政科技拨款增长速度为19.20%,高于“九五”时期年均14.09%的增长速度。2003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分别为“九五”初期1996年投入量的2.6倍和3.2倍。  相似文献   
98.
一、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⒈以科教兴区总揽工作全局,政策法规建设逐步加强“十五”期间,西湖区先后出台了《西湖区委、区政府关于鼓励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西湖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在西湖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科教兴区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⒉科技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每年组织实施了“十大重点培育科技型企业”“、十大重点科技开发项目”、“重点科…  相似文献   
99.
成立于1956年的机械科学研究院,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研究开发、科技产业和技术服务三大主业,是国内装备制造业制造技术研究开发综合性的中央直属大型科研院所,在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新材料及工程应用技术四大主要领域22个方向取得科研成果及专利6500多项,成为政府授权的面向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机械科学研究院将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水平为己任,成为引领中国装备制造技术的科技企业集团。浙江省虽…  相似文献   
100.
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了我国信息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信息队伍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