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综合类   40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郭宇飞 《科技信息》2011,(23):206-206,221
认知语义学为我们提供了探索习语语义的新视角。与传统的语言观不同,认知语义学认为,习语是在人类的概念体系中产生的,其本质是概念性的和系统性的,而非语言性的;习语的语义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理据和动因的。隐喻、转喻和普遍知识三种认知机制为人们理解习语语义提供了概念理据,其中隐喻概念是我们理解习语的最重要认知机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习语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习语的语义,促进英语习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2.
任何语言都不能不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必定要接触到这些语言间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的义务之一是让学习者在易于接受所学语言的表层意义的同时,准确理解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3.
习语是英文“idiom”一词的翻译,是人们通过长时同地使用语言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句子,结构固定,是一个独立的,受制于所使用的语境的语言单位。本文对教学中的习语翻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4.
传统的英语词汇学研究侧重英语习语结构的稳固性和语义的统一性,习语语义的统一性忽视了英语习语形义之间的认知理据。从英语习语的来源、特征、功能以及形义关系入手,可以探索英语习语的语义理据。习语与意义相近的表达式相比,形式简洁、意象丰富、蕴义深刻。  相似文献   
25.
盂焱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4):122-124
习语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色。悲伤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以悲伤习语为研究对象,从隐喻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习语中表达悲伤的隐喻的异同,从而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汉英习语的表达及其意义,这对提升英语教学,促进跨文化研究都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丁文娟 《科技信息》2011,(36):I0076-I0077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习语学习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学生的习语学习并不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大学习语教学的不足,总结出几种习语教学方法,希望能对习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7.
小议英汉习语中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科技资讯》2006,(29):173-173
习语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其内涵丰富,故在翻译上难度极大,因为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尝试从几个方面分析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对习语的翻译方法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28.
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的沉积。十二生肖习语更体现了东西方不同的民族特色。文章旨在讨论翻译十二生肖习语时应该采用哪种翻译法。动物形象和意义相似的习语宜采用直译法;貌似不同,仔细琢磨意思比较吻合的动物习语宜采用意译法;借以比喻之物相同,而其内涵相异者宜采用借用法。  相似文献   
29.
孙力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4):419-421,428
通过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源于饮食文化的英语习语及修辞特点。指出,人类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酝酿出丰富多彩、形象主动、喻意深刻的习语。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大部分习语都是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形成的。正是这种恰当的形象比喻,使习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语言中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0.
英语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又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英汉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形成的文化差异在习语中有鲜明的表现。本文对英语习语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提供了归化,异化,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有效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