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关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相似文献   
52.
本文讨论汉译文本审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强调美学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力求译本在忠实于原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体现音美、意美、形美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53.
关于《离骚“》求女”的蕴意说法甚多,然以王逸的“求贤臣”之说最为确当“。高丘之女”象征楚国王廷里的近臣“。下女”,也即闺中待嫁之女,象征即将成为楚王近臣的楚国地方官员或楚国贵族。他国之女象征其他侯国的臣僚。屈“原求贤臣”的目的乃是希望通过这些贤臣的帮助,获得楚国或他国国君的信任,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54.
本文着重辨析汉语成语中语法方面和词汇方面的古汉语现象,为人们学好用好成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5.
魏华 《科技信息》2012,(13):22-22
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英语中,中国考生常会写出一些繁琐却又不达意的句子,本文就如何在英文写作中写出简洁实用的句子提出了四种具体方法,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实用能力,对运用英语进行简洁有效的表达能所裨益。  相似文献   
56.
禅宗标榜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维方式渗入到我国古代诗歌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使我国古典诗歌越来越强调"意",使中国古典诗歌在诗歌理论、创作与欣赏方面都体现出一种"重意轻言"的艺术态势。  相似文献   
57.
《漳州师院学报》2021,(2):39-43
隶意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是黄道周楷书创作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黄道周楷书隶意表现形式可分为在楷书笔法中融入隶书或草隶的意趣、在楷书偏旁中使用具有隶书特征的偏旁和在楷书结体中化用具有隶书特征的字法等三种类型。黄道周楷书隶意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审美价值,它可以使楷书创作呈现古茂的审美意味,也可以凸显楷书创作奇崛的审美内涵,并且可以对楷书艺术审美个性进行有力的表现和强化。  相似文献   
58.
数学概念教学应该注重概念的"形"与"意"相结合。数学概念教学可从如下几方面思考:概念的本质,概念的过程,概念的思想,概念的结构以及概念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59.
谢爱国  王世通 《天津科技》2014,(1):65-67,73
我市城市空间设计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化不够,缺乏一个面向产业服务、具备完整产业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规模企业集聚区。依托意库创意产业园管理服务体系和公共技术平台,在红桥区形成城市空间设计产业的产业集聚,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和运营成本,对提高我市城市空间设计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岳鹏 《科技信息》2010,(17):165-16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首先通过对形合与意合进行概念限定,提出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并从形合意合的角度对英汉语言中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了语言使用者的所特有的哲学观及思维习惯则是产生其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