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8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超导铌微桥结构,利用简单的工艺作出了桥区小于1μ的超短铌微桥、在4.2K下观测到极好的超短桥电特性。  相似文献   
32.
文中考虑厚度一切变波(TS波)与厚度─扭曲波(TT3波)的耦合模型,计入电极质量负载和压电效应的影响.注意矩形有限电极和电学短路的边界条件,按照确定弹性波特性的方程组,计算了AT切石英谐振器的频谱分布.分析了寄生振动随谐振器参数不同的变化机制,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微机械单晶硅陀螺仪谐振器结构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械单晶硅陀螺仪谐振器的结构参数设计对陀螺仪的机械性能影响很大,它决定了陀螺仪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固有振荡频率,并影响微机械单晶硅陀螺仪谐振器的振荡幅度,因而,也直接影响微机械单晶硅陀螺仪的灵敏度。研究了微机械单晶硅陀螺仪谐振器的结构参数设计与其机械性能的关系,探讨了微机械单晶硅陀螺仪谐振器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微机械单晶硅陀螺仪谐振器的结构参数对其动态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文中对此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34.
在波导中实现介质谐振器反馈式(DRF)FET振荡器,既可实现无滞后的高稳定频率特性和低噪声宽范围振荡频率,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工方便、调整容易及工作频率高的特点。本文介绍这种振荡器的结构特征及频率特性,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5.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横磁模(TM)介质谐振器的结构形式及在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滤波器中的小型化应用;并与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金属同轴腔体滤波器相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的滤波器在保持性能指标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将金属同轴腔滤波器的外形尺寸在水平横截面上缩小约30%;最后,给出了WCDMA系统的一个8腔3传输...  相似文献   
36.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模环形谐振器的微带带通滤波器。三模谐振器是由加载开路枝节的环形谐振器组成,在通带内产生三个谐振模式。环形谐振器的多径效应使得信号相抵消,在通带的上下截止频率处产生两个传输零点,因此滤波器会有较好的通带选择性。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5.05 GHz,通带频率为4.4~5.7 GHz,带内插损小于1.7 d B。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一种基于Minkowski互补开口环谐振器(M-CSRRs)的微带复合左右手传输线(CRLH TL)。采用电磁仿真、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CRLH TL的传输特性。在此基础上将CRLH TL应用于宽带微带正交功分器设计和加工制作。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在2.7-6.6 GHz的频带内,回波损耗大于10 dB,隔离度优于15 dB,相位不平衡和幅度不平衡分别小于90°±7°和0.8 dB,相对带宽达到了83.9%。测试结果验证了该CRLH TL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提出了基于正六边形互补开口单环谐振器对的紧凑型复合左右手传输结构和其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对结构参数的仿真分析,明确了该型传输线的作用机理,实现了对谐振频点和带宽的操控;设计的传输线在4GHz处实现了左右手的无缝连接,其-10dB阻抗带宽达到了1.85GHz(3.61~5.46GHz),相对带宽达到了40.8%;采用转移参数矩阵与Bloch-Floquet理论对电路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电磁仿真模型、等效电路模型和测试结果的高度一致性证明了等效电路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提取了等效电磁参数模型,验证了该结构的负折射率与后向波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39.
低温共烧陶瓷片式微波谐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低温共烧陶瓷片式微波谐振器的工艺过程、结构以及结构对谐振器参数的影响 ,谐振器与外电路的耦合采用耦合间隙在同一层内实现 ,这种新结构既可给制备工艺带来方便 ,又可减少工艺所带来的误差 .用多层陶瓷工艺技术、高介电常数和低温烧结微波陶瓷实现了中心频率为 1.8GHz、有载品质因数大于 2 0 0的试验单端口多层微波谐振器 .微波谐振器的体积小 ,整个谐振器的尺寸为 5mm× 2mm× 1mm ,适用于表面贴装技术 .  相似文献   
40.
基于小信号模型的微波介质谐振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介质谐振器的分析,提出了利用软件对小信号状态下介质谐振器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介质谐振器振荡器(DRO)具有频率稳定度高、易调谐、功耗低等优点,可用于移动通信、微波通信、智能天线等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