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弹道目标在中段的运动包括轨道运动和微动。与轨道运动相比,弹道目标的微动能引起目标相对雷达视线角更为快速的变化,有利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成像。针对自旋对称弹头的微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 MP)稀疏分解的微动ISAR成像算法,分析了成像平面和成像所需积累转角,并通过计算机仿真与传统的距离-多普勒(range-Doppler, RD)、魏格纳-维尔(Wigner-Ville, WV)成像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成像精度和稳定性,且不受交叉项的干扰,是一种有效的微动目标成像算法。  相似文献   
132.
钢-钢接触的扭动微动磨损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空气、氧气和氮气气氛中,研究了LZ50车轴钢在法向载荷为50 N和不同角位移幅值下的扭动微动运行行为,并重点分析了其摩擦磨损特性和氧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气氛中含氧量增加时,混合区和滑移区向小角位移幅值方向移动,摩擦扭矩随循环周次的变化曲线分别为跑合、上升和稳定阶段,当气氛中含氧量增加时,上升阶段缩短,稳定阶段提前,摩擦扭矩值则越低.在部分滑移区,损伤比较轻微,在混合区和滑移区,扭动微动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剥层,并伴随明显的塑性变形.摩擦氧化在扭动微动接触界面不仅增加了界面滑移,而且产生的氧化磨屑不易排出接触区,因此有利于减少磨损.  相似文献   
133.
为有效分析人体经穴生物阻抗的波动特性,进而实施经穴疾病关联诊断与中医干预,本小组研制了秒级微动人体经穴阻抗计量检测仪,该仪器最小测试间隔为0.01 s,可以0.24 8的周期循环跟踪人体24处经穴阻抗微动情况,具有高效无创、操作方便、实时性好等优点.实测数据表明,仪器重复性相对误差<0.067%,仪器准确度测量的相对误差为0.22%~0.75%,目前同类仪器的相对误差水平为<0.1%和1%,因此秒级微动人体经穴阻抗计量检测仪可以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4.
微动并联平台应用于微芯片装配、光纤对接、细胞操作具有亚微米运动精度的工作场合,因此必须保持很高的精度。但是实际微动并联平台存在着各种制造误差,这些误差会对微动并联平台的精度产生影响。以一种3-RSS微动并联平台为例,考虑到杆长误差、转动副和球副的偏移误差,分析了各种误差模型下的闭环矢量方程。选常用微动并联平台的运动轨迹,反解出各个误差模型下陶瓷驱动器的驱动曲线,将驱动曲线导入ANSYS14.0中各误差模型的有限元模型中,通过探针命令求出微动动平台中心点应变值,与理想轨迹进行对比,得到轨迹对比图。分析各种误差模型的轨迹对比图,最后得出结论:球副的加工误差对微动并联平台的精度影响最大。分析了得到各种误差模型下的误差值,为之后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化学镍磷镀层微动磨损力学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化学镍磷镀层在微动磨损过程中的应力强度和分布作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用位错理论对微动磨损坏进行了讨论。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解释了镍磷镀层的耐磨性,提出了对镀层厚度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6.
燕尾榫连接结构低周微动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中,通过引入摩擦功因子,考虑微动作用对构件疲劳寿命的影响,对传统的名义应力法进行改进,以用于构件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针对燕尾榫连接结构,采用有限元技术求解接触问题,获得结构接触应力及接触状态量的分布,并预测裂纹萌生的位置.进一步应用该位置处的应力场和接触状态进行结构的寿命预测,通过燕尾榫连接结构的低周微动疲劳试验,获得了寿命预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最后采用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7.
地热能是清洁能源勘探开发利用的焦点。选择青海同仁盆地开展地热物探勘查实践。首先以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划分断裂构造、隐伏岩体范围,圈定地热异常靶区。对其中的M3靶区进行了大比例尺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查证。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组合(主要利用微动探测法并在电磁干扰较小的地段补充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基本查明了同仁盆地地热勘查类型为兼有层状热储和带状热储特征、彼此存在成生关系、地质构造条件比较复杂的Ⅱ-3型,为后续在该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8.
由于双基地雷达具有反隐身、抗干扰、抗摧毁等诸多天然优势, 双基地雷达的目标探测和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以双基地雷达微动空间目标为研究对象, 首先分析了电磁计算双基地散射数据和双基地雷达目标回波的对应关系, 然后指出了利用电磁计算数据获得的目标仿真回波与目标真实回波极化坐标系的差异, 并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 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保证了电磁仿真回波数据与实测回波数据的极化一致性, 可以为后续的双基地雷达目标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算法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9.
城市建成区普遍存在场地限制、地面硬化、复杂干扰等难题,因此对城市物探方法的场地适应性、抗干扰能力、探测分辨率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以成都市某海鲜批发市场的浅表精细探测工作为例,在地表密集建筑物间的狭小空间灵活布置短极距“T”、“L”型组合观测台阵,通过扩展空间自相关(ESPAC)算法获得了高质量的50-10Hz频段面波频散数据,反演获得的横波速度剖面达到了地下浅表2-40米埋深地质体的精细分层要求,有效支撑了成都市某地铁轨道的建设工作。综合研究结果及钻孔资料表明,“灵巧小台阵”及ESPAC算法可替代以往探测浅表地层时需要额外补充部署主动源工作补齐高频信号的工作模式,在大大节省施工成本的同时,也避开了以往重锤敲击所造成的噪声、震动等扰民干扰,在城市地球物理勘查领域具有一定的可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微动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 时频分析能够获得微动信号的联合时间-频率分布图像, 是微动信号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 良好的时频图像质量能保证后续特征提取和参数估计的准确性。然而在实际场景中, 时频图像通常受到噪声污染, 使得微动信号难以分辨, 严重制约了后续特征提取和参数估计。根据显著性检测和图像金字塔的基本原理, 本文在多分辨率表示图像上分别计算显著性并滤波, 最后进行加权融合获得增强的时频图像, 有效抑制了噪声, 提升了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下时频图像的质量和微动信号的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仿真信号以及暗室测量信号, 在-7~7 dB SNR下, 采用该方法均能显著提升时频图像质量, 且-3 dB以下时能大幅提高周期估计的准确率, 是一种有效的微动信号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