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连续刚构铁路桥箱梁温度场及桥梁线形进行长期、连续监测,通过主梁跨中下挠的理论与实测对比揭示了连续刚构铁路桥收缩徐变效应。对比了国内外常用收缩徐变估算模型,选择CEB-FIP徐变模型对黄河特大连续刚构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实测温度数据,以箱梁内测温度、外侧温度、顶底板温度梯度、左右侧温度梯度作为箱梁温度场的评判指标,对箱梁1年内的四季温度场分布进行分析。在基于相同温度场的条件下,通过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分析成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说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是引起连续刚构铁路桥跨中下挠的主要原因,对比结果还说明通过改善箱梁顶底板应力差能够改善收缩徐变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徐变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徐变对偏心受压构件挠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构造了一个计算在徐变过程中,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挠度的计算公式.应用这个方法计算受徐变影响的构件挠度,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Darwin模型下的徐变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有徐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Darwin模型的徐变计算方法。给出了混凝土未开裂和开裂时的徐变计算公式。实际工程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徐变对圆柱形预应力混凝土油罐的影响;导出了适用于考虑圆柱形预应力混凝土油罐预应力损失计算的公式;其成果可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桥梁节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时变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讨论了混凝土时变性能的分析模式及在时变荷载和时变位移下的徐变应变的数学模式,建立求徐变增量的递推公式,正确计算施工阶段的变位,实现施工控制。递推公式中徐变柔度系数ai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方法求得,较以往的递推公式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粱桥的迅速发展。桥梁收缩和徐变影响的分析和计算成为结构设计人员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因此徐变计算理论和方法得到了不断发展.综述了徐变的各种分析方法,采用积分退化核方法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蟹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供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三峡工程温度控制的科技水平,三峡总公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了“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温控仿真反馈分析系统”,提出了一整套先进的计算方法,开发了可模拟混凝土坝施工过程、计算大坝施工期与运行期不稳定温度场与徐变应力场的仿真程序系统。为工程提供一套功能完备、使用方便的温控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分析大坝的温度与应力分布状态,为温控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的徐变收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考虑延迟弹性的混凝土线性徐变老化理论,引用桥梁结构中徐变系数的概念,推导了利用徐变系数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的徐变收缩分析的有限元公式。结果表明工程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徐变收缩因素对建筑变形和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高持久应力作用下的损伤与失效的影响,采用28天龄期的UHPC与普通混凝土试件开展了徐变损伤与失效试验。测试了各个试件加载全过程的轴向与环向应力应变,分析了其破坏模式、残余应变、徐变应变与名义泊松比。结合超声波无损检测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手段,分析了UHPC内部微裂缝扩展与钢纤维与水泥基体的黏结损伤。结果表明:高持久应力的作用会导致UHPC与普通混凝土试件内部微裂缝扩展,引发构件横向膨胀,并最终导致构件破坏。UHPC中钢纤维的桥接约束效应可以很好地控制内部微裂缝扩展,从而限制了构件的横向膨胀。在持荷加载前,UHPC与普通混凝土具有类似的泊松比(0.18~0.19);在持荷破坏时,UHPC的最大泊松比为0.28,而普通混凝土的最大泊松比达到0.6。当持久应力水平超过0.70 fc时,徐变损伤开始出现,具体表现为循环加载的强度与弹性模量下降。随着持久应力水平的提升,钢纤维与水泥基体的黏结出现损伤,钢纤维无法约束试件内部微裂缝的扩展,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试件损伤,甚至导致了试件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由于桥梁徐变上拱,我国高速铁路连续多等跨简支梁出现了周期性高低不平顺问题.本文通过对简支梁徐变上拱成因及其引起的轨面高低不平顺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在开通运营后的前两年桥上高低不平顺幅值年均变化量较大,后期逐渐缩小;通过列车桥梁相互作用动力分析,得出高速列车在允许运营速度及其以下通过桥梁时,桥梁徐变上拱引起的周期性高低不平顺产生的列车动力响应均在安全标准范围以内.通过对沪宁高铁多跨简支梁桥轨面高低不平顺整治的效果来看,本文提出的桥上周期性高低不平顺整治措施能够可靠、有效地降低高低不平顺幅值,提高轨道平顺性,进一步保证旅客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