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94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12.
针对开采地下水这一特定问题,以在抽水实践中地下水水位面是一以井心为顶点的旋转抛物面为出发点,研究了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岩土体应力变化的时空规律。通过分析影响内部应力变化的宏观物理量—开采影响半径、井心水位下降和空间位置,可以方便的得到随着时间变化岩土体内部应力变化的全程规律。同时,分析了影响边界、下沉位置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e main result of this paper is a theorem about the convexity of Ferguson curves of degree n on a plane, As its application, We have obtained a Sufficient Condition that Convex Curves of Degree n in E~3 have no singularity or Staying points.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金属原子半径新的近似公式,并计算了58种金属的原子半径,其结果与实验测定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5.
掷铁饼的旋转动作是角运动(运动员绕纵轴或接近纵向的轴旋转)与水平运动(重心在投掷圈内向前移动)的结合。本文主要阐述:怎样利用人体旋转时转轴的变化,形成合理的旋转投掷半径,取得最大限度的旋转角度,从而使整个投掷过程获得理想的角动量。  相似文献   
16.
二硅烯及其相关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密度泛函法、MP2法和考虑组态相关作用的QCISD和CCD法,对重主族双键化合物二硅烯、二锗烯等进行了优化构型的量子化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H2X=XH2(X=Si,Ge,Sn,Pb)型分子均为非平面反式弯曲几何构型,亚甲基XH2的基态为单线态.利用计算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量差ΔEST和双键键能Eσ π分析并解释了非平面反式弯曲几何构型的形成条件和标题物中双键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固定高速摄影及影片数字化研究方法,对山西体操运动员郭佳在1990年新创的屈体腾越转体180°再握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各技术环节的运动学数据,找到其动作的运动学特征,为我国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取心脏截面图像上内腔的边缘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心脏截面图像上内腔边缘形状起伏较大的特点 ,利用一种基本思想称为径向半径搜寻的方法 ,获取内腔边缘的包络曲线 .首先介绍的径向半径搜寻方法较以往的方法提高了对不光滑边缘轮廓提取的精确程度 ,然后对该方法进行改进 ,从而使心脏内腔边缘曲线的提取方法在鲁棒性、准确性方面较以往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 ,并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20.
地下含水层热储井位置选择和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含水层热储开发技术面临一系列问题,寻找适合热储用的含水层和合理布置热储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综合考虑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特征,适合热储的含水层应该是承压含水层,热储应该采用同层方式.单个热储井的影响半径可以通过热平衡和热扩散原理求得.合理布置热储井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效抵消原有地下水的流动以及渗流系数不一致的影响.利用井之间的渗流耦合作用,在热储井之间布置调节井,主动控制热储水的波及范围,可以实现热储井布置的相对"紧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