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9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窦洪国  刘红伟  罗红梅 《科技信息》2011,(9):356-356,343
研究和发展生态护坡工程技术,采取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尽快恢复河道边坡原来的自然植物,使防护工程的植被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2.
基于生态水利模式的河道治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河道治理相关工作经验,以生态水利模式为研究对象,详细论述了基于生态水利模式的河道治理思路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河道生态治理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3.
北京市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分布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7个区县。山区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也是河流的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在夏季雨水季节,山区河流又是排洪防灾的大通道。山区河流两侧一些川谷地又是水土条件较好,农业发达,人口相对聚居的地区。所以,保护山区河流生态环境,合理发展山区经济,防止洪水、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54.
王晶  郭俊美  孙文华 《科技信息》2010,(27):I0359-I0360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治理难度很大。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为游荡性河道进一步整治提供了条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采用双岸同时整治,可以形成窄深、归顺、稳定的窄槽宽滩,防止横河、斜河产生。  相似文献   
55.
一、工程概况 某地兴安河担负着该地区的排洪任务,对地区防洪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列为重点防汛河道之一。  相似文献   
56.
提出以河床表面分形维数从整体上量化河床形态,并依据表面积—尺度法原理,在对现有面分维计算方法的表面积估算、边界处理及无标度区判断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具有不规则边界的表面分形维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对河床表面分维计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将典型河段的年内冲淤变化、局部河势、河型与河床表面分形维数变化结合起来,说明了河床表面形态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河床表面分形维数可随着河床的冲淤变化而改变,河床形态冲淤起伏愈剧烈,则河床表面分形维数愈大,其能定量反映河床形态的复杂程度,可用于河势量化分析、河型判别以及河道形态阻力计算等相关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7.
水电站尾水河道的水流几何形态变化得足够强烈或频繁时,尾水河道中水流单位 长度上的能量损失.主要是局部阻力损失.考虑水流局部能量损失,得到模型相似参 数。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了水力摸型试验成果的缩尺影响很小.水力模型试验成果与 原型观测资料比较,两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8.
大型潮汐河网水质动态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水质方程表述成通用形式并利用有限体积法(FVM)将方程在河道和汊口离散成一系列线性代数方程,同时在对汊口离散过程中给出了一种汊口处理的新方法,然后应用荷兰水力学家Dronkers在水动力学模型求解中首先提出的分级思想建立了一种适于河网水质动态模拟的分级求解程式,最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从水质保障的角度为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选取最佳取水点。  相似文献   
59.
从系统论、控制论及协同论观点出发,提出了黄河现代三角洲水上平原河道过程-反应系统的概念模式。并就河道型的转换、河道纵剖面的调整等方面的分析,对河道系统过程-反应的渐变与突变特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将菹草引入生态型河道受损水体修复的可行性,通过室内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菹草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菹草是修复受损水体较理想的材料,菹草对总氮(TN)、总磷(TP)和CODMn的累计去除率,在夏季分别为66.45%、91.05%和46.06%,在冬季分别为25.74%、26.59%和10.93%;菹草对水体的净化能力高于金鱼藻和狐尾藻.文中还探讨了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通过宏观的质量平衡估算,1 g菹草在1 a内可以从1 L水体中去除TN、TP和CODMn分别达到44.70、13.38和35.13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