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41.
湖南丫江桥花岗岩中锆石的Hf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丫江桥过铝花岗岩中, 锆石可以分作两期, 分别形成于岩浆定位前的深部岩浆房内和岩浆定位后的侵入部位. 这两期锆石的原位Hf同位素分析揭示, 该花岗岩浆主要来自地壳物质的深部熔融. 然而, 部分较高的176Hf/177Hf数据表明, 这些花岗质锆石中可能包裹了形成于幔源岩浆的细小锆石(其粒径小于激光束斑). 事实上, 背散射电子图像和电子探针分析显示, 在部分第1期锆石内部存在着另一种形态和成分不同的锆石晶体, 它们可能是在花岗质岩浆形成初期混入的幔源岩浆中的结晶产物. 因此, 推测丫江桥过铝花岗岩的产生与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有联系.  相似文献   
142.
针对在巷道底板单一采用竖直锚杆防治底鼓的局限,提出一种梁锚结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出现软岩巷道底鼓现象.该梁锚结构由竖直锚杆、横梁、纵梁组成,横梁用竖直锚杆连接,纵梁将相邻的横梁相连,使得竖直锚杆、横梁、纵梁形成整体支护结构.同时在理论上分析基于软岩巷道底鼓的形成机理及底板的运动趋势,根据横梁受力特点,确定了竖直锚杆的长度的取值大小和横梁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43.
正当今,世界各地的湿地依旧处于不断退化或即将退化的厄运中,对于湿地的恢复越来越重要。恢复退化湿地,主要包括生境的恢复和生物的恢复两大类。湿地生境的恢复主要包括植物生长条件的恢复、动物栖息场所的恢复和水环境的恢复。湿地生物的恢复主要是指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的恢复等方面。湿地植被既为湿地动物提供食源,又可为其提供栖息地,因而湿地植被恢复又是生物恢复的首要环节。恢复湿地要讲究科学,不然很容易揣着好心办了坏事,明明想恢复湿地,实际上却让湿地遭受了更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4.
 考虑到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多、取值范围大等特点,利用力学分析软件研究了各结构层厚度、模量等因素对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压应变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了影响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压应变的显著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沥青中间层、基层和底基层厚度对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压应变影响最为显著,沥青中间层、基层模量对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压应变有一定影响,且沥青中间层16 cm、模量1800 MPa,基层6 cm、模量1200 MPa,底基层40 cm时,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顶压应变综合结果最优。研究结果为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优化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5.
扩底楔形桩由于其桩身截面倒楔形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负摩阻力对基桩的影响,但是倒楔形面和扩大头的存在对中性点位置的影响却尚不清楚。为了分析扩底楔形桩中纵向截面形式(倒楔形面和扩大头)变化对基桩中性点位置的影响规律;基于透明土材料和数字图像处理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采用非插入式测试方法开展地面堆载作用下扩底楔形桩的中性点位置测定模型试验,测得不同地面堆载等级作用下桩体沉降与桩周土体沉降等变化规律,探讨桩-土相对位移和中性点位置随地面荷载等级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了负摩阻力作用下等截面桩中性点位置测定透明土模型试验作为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透明土材料来研究扩底楔形桩中性点位置的试验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本文试验条件下,由于倒楔形面和扩大头的存在,扩底楔形桩的中性点位置明显较常规等截面桩低。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弹性体原理,详细分析了一种特种车辆——凹底平车中大底架的弹性振动特性.将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有限元理论相结合,在对车辆系统中各种因素合理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引入大底架的弹性振动特性,构建了凹底平车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车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而得到了运行速度和车辆上所关心参数对车辆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并与实测结果做了系统比较.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计算点,该车辆系统动力学响应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最大误差仅为3.84%,在工程允许范围内.此种分析方法能减小车辆系统的模拟计算规模,提高计算速度,同时又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能满足车辆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7.
探讨深部开采条件下非对称底鼓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为巷道底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郎肯土压力理论,建立了非对称底鼓的力学模型及分析计算简图,得到了4种非对称底鼓的破坏形式,导出了巷道底压的计算公式。通过给定部分参数,得到了极限破坏深度、底压、底压偏移角分别与松散岩体折算摩擦角和巷道宽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岩性较差或者较为破碎的围岩以及宽度较大的巷道受非对称荷载比值的影响较大,且巷道底压会有一定的偏转。研究结果对于控制深井非对称底鼓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最后介绍了1个防治巷道底鼓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8.
依据东辛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果对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形成机制和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Y"型断裂组合是东辛油田底辟伴生构造的普遍断裂样式,"X"型断层组合是形成断裂系统的主要因素;"X"型断层有两种切割方式,一种是在拱张集中区顶部出现,发生在同级或不同级断层间,另一种是在大断层为通道的拱张力作用造成的切割关系;断层的受力强弱应放在一定时间段来分析,在某一时间段低级序断层受到的应力会大于高级序断层,并切割高级序断层,这种新认识可以解释以往作多个砂层组图时出现的矛盾,也将一些被切断层的级序提高,有利于断层封堵性研究和合理的解释油水关系.  相似文献   
149.
底鼓对深部软岩变形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部巷道支护成为目前制约煤矿深部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众多复杂的措施来多次维护深部巷道流变围岩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有效控制深部破碎、软弱、流变围岩大变形仍非常困难。通过分析导致变形、破坏、失稳的各种原因,提出对于破碎难维护围岩,在加强帮顶控制的同时,应对底板采取加固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将顶、底、帮围岩作为整体进行治理,完全能够实现控制围岩大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0.
分析了工作面穿层钻孔偏斜原因并找出了其规律性,提出了保直方法,纠偏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