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为了得到不同影响因素对气田采出水乳化的作用规律,以及乳化规律与界面张力的关系,首先研究了气田采出水的矿化度和主要无机盐(CaCl2、NaCl)浓度对其乳化规律和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静置初始乳化程度、乳化稳定性和界面张力均随矿化度或无机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增加相同质量浓度的CaCl2或NaCl时,CaCl2对乳化程度和界面张力的影响更大。其次,通过研究不同泡排剂含量下的乳化规律,发现增加微量泡排剂就可大幅提升静置初始乳化程度和乳化稳定性:泡排剂质量分数从0仅提升至1‰,静置初始浊度即提高1倍,静置48 h后浊度的降低幅度从94%降至43%。此外,增加矿化度和泡排剂含量均会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不过二者对静置初始乳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影响相反,说明仅凭界面张力的变化无法判断初始乳化程度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对比不同影响因素下界面张力的变化幅度和静置初始乳化程度的变化幅度发现,在单因素实验中,当界面张力的变化幅度越大时,气田采出水静置初始乳化程度的变化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32.
苏里格气田盒_8段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气田盒8段是重要含气层位。本次研究充分利用钻井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该地区沉积相和砂体展布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段从盆地北部由北向南依次发育辫状河沉积相和毯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辫状河沉积相包括河道亚相和洪泛沉积两种亚相,毯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对盒8段砂体展布进行研究表明,在平面上顺物源方向呈现出条带状的分布特征,厚度变化差异较大,但平面上分布较为连续。  相似文献   
33.
子洲气田中二叠世山_2~3期沉积相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地球化学、生物化石和沉积构造方面的研究论证,确定子洲气田山23段三角洲类型为近海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纠正了以往的沉积相认识误区。根据自生矿物、层理构造、岩石颜色等沉积环境标志性产物首次划分出了中二叠世山23期湖岸线位置,对研究区沉积微相的详细研究认为子洲地区山23段发育近海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清涧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同时,在沉积相重新认识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相对储层储集性能和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对子洲气田滚动扩边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冯灏 《科技资讯》2014,(11):65-65
高酸气田集输管道焊缝热处理是在天然气系统高酸性环境和野外自然环境下,对输送高H2S和硫化物介质的管道焊缝进行消除焊缝残余应力,软化焊缝淬硬部位,增强焊缝的韧性和塑性,提高焊缝抗硫化物应力开裂的能力的工艺技术。采用焊缝高温回火焊后热处理工艺消除集输管道残余应力造成的质量缺陷。提高高酸气田集输管道焊缝热处理的质量要依赖于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5.
贺陆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6152-6154
在气田投入开发时,通常可利用产能试井对气田产能进行了解。气井产能是气藏工程分析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因此,测试和分析气井产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采取定期关井测试,由于要影响正常的供气,导致生产受阻。而不关井产能试井,是在气井正常生产下进行的,不会影响到气田产量,且不受时间和供气限制。其所得产能计算方程又能反映单井的实际生产能力,符合气井的生产状况。该方法现场可操作性强、准确性高,是解决常规回压试井与生产供气矛盾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应用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物性分析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试气资料分析法、孔隙结构分类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八道湾组储层物性下限进行评价,确定其孔隙度下限值为4.5%,渗透率下限为(0.03~0.04)×10-3μm2。对巴喀气田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为有效储层分布的有利相带。巴喀气田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位置的高低、砂岩粒度的粗细、裂缝的发育程度三个因素共同控制:构造位置的高低对研究区的有效储层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目前钻井解释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研究区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于粒度较粗的砂岩段中,随着砂岩粒度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变好,物性的变好为有效储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研究区裂缝较为发育,随着裂缝密度的增加,储层的有效程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7.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产能最大的气田,而储层低孔低渗的特点是制约该气田开发的关键因素。为了探讨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的成因机理和主控因素,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研究。研究表明,主要产气层山1、盒8段砂体形成于辫状河心滩、辫状河道及曲流河边滩等水动力条件强的沉积微相;成岩作用无疑是砂岩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但沉积微相奠定了岩石结构和沉积期后作用的物质基础,对成岩作用和储集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8.
川东北气田储层微量元素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相沉积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值域变化对了解古海平面起伏变化、气候条件和及古沉积海水温度具有较大的意义。以PG1井为检验井,取其储层岩芯样品共计122组,分析微相元素纵向演化特征,判识其沉积环境。实验分析表明:Ca/Mg比值从下至上逐渐增大、飞一~飞二段边缘浅滩相的Ca/Mg值(约1.2)小于飞三段的潮坪相的Ca/Mg值(约2.0),说明飞一、飞二段白云化程度高于飞三段;因此其白云化岩较发育,是优势储层。长兴-飞仙关组Sr、Mn、Fe元素含量分别位于80~500μg/g、7~90μg/g、0.6%~1.4%之间,具有高Sr,低Fe、Mn的特征,二者白云岩化流体具有同源性,反映其白云岩成因是在封闭、淡水没有参与的体系下形成。研究认为:川东北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气候非常干旱赤热,强烈的蒸发作用导致沉积物中的孔隙水及海水盐度慢慢增大,Mg2+逐渐置换了水体中的Ca2+离子,不仅有利于碳酸盐岩发生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同时有利于在台地两侧高能边缘礁滩沉积环境中发生埋藏白云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39.
神木气田双110井区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井位部署及跟踪调整难度极大。2017-2019年长城钻探公司与长庆油田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联合开发优势,以双110井区为目标,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地质研究,优化井位部署。为了保证开发效果,从地震、测井、录井、岩芯、试气等资料入手,开展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砂体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优选含气富集区。在井型、井网论证的基础上,优化井位部署,最终实现“少井高产”。共完钻直/定向井208口,对比方案少钻37口井,静态I+II类井比例达84.0%,部署完成水平井15口,平均水平井长度1 433.5 m,砂岩钻遇率83.3%,获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0.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用油基钻井液环境污染性强、废弃物处理难度大等缺点,开展了一种新型的页岩气井用环保型钻井液体系研究。通过生物合成基础油制备和系统配方性能实验评价,研发了一种以改性植物油为连续相,盐水为分散相的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体系;该体系不含芳香烃等组分,易生物降解,废弃物满足环保标准。将生物合成基钻井液在长宁气田HA平台3口井中进行了应用,应用效果表明,该体系抑制性、封堵性和润滑性好,能保障钻井、电测和下套管等作业顺利施工,环保风险和废弃物处理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