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5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3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nnAGNPS是一个批处理、连续模拟流域尺度的分布式农业模型,其根据水文特征将流域划分成若干同质分室或集水单元,模拟流域内每个水文单元和流域整体输出的径流、泥沙、养分和农药的负荷.本文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为例,介绍了构建该模型所需要的气象、地形、土地利用、土壤、作物、非作物、作物管理、施肥、农药、径流曲线等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2.
流域水文特征的提取与分析不仅为水文过程模拟提供重要参数,而且是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基础依据.本文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DEM提取漓江流域水系、确定流域范围、划分子流域,并计算流域内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水系分维等水系形态特征;根据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与径流资料,对流域及其子流域的径流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根据集水区面积域值与河网密度关系曲线,最终确定以网密度为0.53 km·km-2提取水系;②根据流域内各主河道特征,以及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评价尺度,最终将流域划分为15个子流域;③降雨量与径流深度空间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降雨量与径流系数趋势有差异,各子流域的径流系数为0.637~0.800,引起径流系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有植被覆盖、地层岩性、人类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3.
张野 《科学世界》2012,(12):1-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步伐加快,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南水北调工程是当前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可行之路、必由之路。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约1/4,且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46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两  相似文献   
144.
文章根据1996-2010年的鱼产量和巢湖的水位流量资料,针对巢湖近年来水域污染状况,从水域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生态调水对巢湖水域生态的影响,利用相关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水位变化对鱼类资源和滩地面积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鱼产量在一定水位范围内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增加,在枯水期湖水位成为制约鱼类生长的主要因子;鱼类产量与湖水位的变幅成反比,相对稳定的水位,有利于维系稳定的水生环境和滩地,从而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与繁殖;当枯水期水位较低时,较大的水位变幅则可能使水生动植物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淘汰,因此在枯水期进行必要的人工调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鱼类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文中还初步分析了巢湖水体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可为巢湖水污染治理以及湿地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有重大影响,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关研究实现定量化.文章以白洋淀流域为例,运用邻近分类和手工分类相结合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得到白洋淀流域2002、2007年两期土地利用图,在Arcgis平台上结合水文扩展模块进行亚流域划分,借助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结合景观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对景观格局与水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增加则对水质改善有重要作用,耕地及建设用地的增加在一定尺度上导致水质恶化,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对水质影响较为复杂,同时流域的水质特性则更多的受到多种自然、社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6.
2009年6—7月间从赣江上游流域的70个采样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3种,其中软体动物门23种、环节动物门7种、节肢动物门3种,主要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耳型河螺(Rivularia auriculata).为了较好地了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根据支流汇流和生境状况,将上游流域划分成6个区域.对6个区域的多样性、多维尺度等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间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受人为扰动最小的区域采集得到的底栖动物种类数最多,丰度和生物量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处于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7.
水环境问题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保护流域水生态安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在流域水生态安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树立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完善我国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完善流域管理体制,严格流域管理执法,发挥司法机关在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对安徽江淮流域环境考古研究的回顾,全面总结该地区近年来区域环境考古研究取得的成果和新进展。同时对该区环境考古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梳理,指出安徽江淮流域环境考古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即通过多学科、多手段对区域自然沉积地层和考古遗址地层的多环境代用指标的环境考古综合集成研究:(1)建立区域高分辨率的年代框架和环境演变序列;(2)通过典型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研究,建立区域考古学文化序列;(3)建立洪水灾变地层标志,提取地层洪水灾变事件信息;(4)探讨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演变的响应机制。研究将为探究安徽江淮流域古代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轨迹,揭示区域环境演变和古洪水事件对该区人地关系的影响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9.
《创新科技》2012,(7):31
<正>5月31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该《规划》是"十二五"期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十二五"期间,预计投入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达5000亿元。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介绍,《规划》综合考虑水体  相似文献   
150.
基于GIS和USLE模型的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是全世界都关心的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巢湖作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近年来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水华现象引起多方重视,对巢湖流域土壤侵蚀评估对于环境保护战略与土地规划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GIS平台,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来评估巢湖流域14县/区2000年到2010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巢湖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金安区、舒城县、居巢区以及含山县的丘陵地区,即杭埠河-丰乐河流域、裕溪河流域与柘皋河流域的上游地区;(2)从2000年到2010年,土壤微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区域占巢湖流域总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0.5%、0.05%、0.21%和0.23%,而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区域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0.98%和0.01%,总体呈现土壤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区域向轻、中度侵蚀转移的趋势。(3)植被覆盖度变化是巢湖流域土壤侵蚀分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总体上,2000~2010年研究区由于植被覆盖度的波动性增加呈现土壤侵蚀分级波动性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