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统的层序(超层序),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株罗系与三叠系,株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由于株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三级层邓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其他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讨论了面向对象方法中软件重用的方法之一--设计样本,对设计样本的标准及其方法进行了论述,介绍了用UML设计样本的描述方法,给出了一个样本设计和使用的实例并通过UML的实现工具Rose98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3.
以洪东洼槽为例 ,根据其钻井剖面、地震测线及测试资料 ,结合油气勘探现状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 ,以沉积、构造演化入手的油气地质动态综合分析法为思路 ,对洪东洼槽的基本成油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其油气勘探成功、失利的原因和油气分布规律 ,寻找有利勘探方向 .结果表明 :早白垩世阿尔善期湖盆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陡岸 ,在纵向上形成多套自生自储式含油组合 ;在平面上形成多期继承、叠加连片的非构造圈闭 .最后指出阿上段、阿中段是油气钻探的主要目的层段 ,努格达构造带下倾部位是非构造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和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4.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结果表明 ,工区内侏罗系本身构成了一个由低水位、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二级层序 (超层序 ) ,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侏罗系与三叠系、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 ,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由于侏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级层序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 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 ,其他 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 (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 )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 ,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 ,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45.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与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详细研究了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体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上石炭统主要发育障壁-泻湖沉积体系,这与鲁西地区有较大的差异。陆表海充填沉积的三级层序为二元结构,即下部为海侵体系域,上部为高水位体系域,缺少低少位体系域。体系域的分界面为最大海泛面。这一特征与鲁西地区乃至整个华北陆表海盆地含煤地层的三级层序的结构特征相一致。二叠系的三级层序为三元结构,即下部为低水位体系域、中部为水进体系域、上部为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46.
将层序地层学与经典的地震地层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对比。阐明了层序地层学与地震地层学之间本质性的区别.研究认为,层序地层学是在传统的地震地层学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归纳而概括出来的一整套沉积环境分布和岩相发育的时空模式。层序地层学是地震地层学发展的最新阶段.其主要进展包括:(1)地层单元的几何形态和岩性的四个主控变量深化了沉积相的成因分析;(2)建立了海平面升降的沉积旋回模式;(3)沉积体系域是以全盆地为目标的系统研究;(4)具有直接预测生储盖条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47.
晚第四纪长江和钱塘江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层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冰后期层序底部的区域不整合面,层序中的地层界面和小间断等不同时,空尺度的地层缺失现象。通过岩性突变、物性变化,古土壤层、微体生物化石记录的中断、沉积磁组构参数的突变等方法来识别区域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4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一套砂、泥薄互层的组合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尤以层间的非均质性最为严重,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变化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与储集物性关系的分析,建立了6种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模式,探讨了向上变深、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后复变浅的对称型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对东营凹陷中央洼陷带的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和分析,研究了东营凹陷中央洼陷带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三角洲主要发育层段——沙三中亚段可以划分为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每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包含着多个次级基准面升降旋回。岩性圈闭主要由浊积成因的砂体组成,可将其划分为滑塌浊积岩、坡移浊积扇和湖底扇圈闭3种类型,每种圈闭类型的形成和分布都与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湖底扇和坡移浊积扇圈闭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期,是该区主要的储油圈闭;滑塌浊积岩圈闭主要形成于基准面下降期,规模相对较小,储集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50.
断陷湖盆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湖盆沉积作用基本方程,对断陷湖盆层序界面的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东营凹陷的断陷湖盆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是层序界面形成的关键因素。按照成因机制,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的层序界面可分为构造型(T型)和构造气候综合型(Tc型)。T型界面一般对应于三级层序界面,且根据沉积物的供给特征可进一步分为3种类型;Tc型界面一般对应于二级或一级层序界面。不同成因机制的层序界面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地层分布模式,砂体和油气的富集程度与界面的成因类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Tc型界面附近砂体发育,砂体成藏率低;T型界面附近砂体发育程度低,砂体成藏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