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0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人们制作生产陶瓷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去追求创新,追求完美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去不断的尝试和改良。本文将从陶瓷原料、审美角度以及生产模式等几个方面去探讨如何为日用瓷生产注入新鲜血液,特别是在如何才能将残缺肌理的作用发挥到更好做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2.
侯泽民 《咸宁学院学报》2014,(4):140-141,144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音乐在高校教学中所体现的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从高校音乐教育的三大功能(即培养大学生感知美、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出发,从理论概念角度、理解认知角度以及实践的角度对高校音乐审美教育认知的新领域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或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所提出的文学是"艺象形态"论,还可以通过文艺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进行更进一步的证明,这说明将文学定位于"艺象形态"上具有充足的理由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4.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情感教育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教师也要注重充分挖掘教学实践中的美育素材,不断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尝试从学生审美阅读的心理行为入手,探讨言语符号的意义图式与学生心理图式的质构过程。文章通过异质同构,同质异构和涵咏切磋这三种审美行为的个案分析,初步肯定审美图式研究在言语教学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6.
陈锐  李悦 《工程与建设》2009,23(6):796-797,800
中国和西方的建筑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差异,文章通过对建筑的重要构件——墙的分析,对中国和西方的墙体从具体和抽象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和解读,由墙文化的不同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审美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7.
沈小露 《科技信息》2009,(34):I0298-I0298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质,使学生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初级中学学生学习形象的思维,指导他们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思考,进而逐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8.
李冰 《科技咨询导报》2009,(30):210-210
中西方对钢琴作品的审美虽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碎片断章感,模糊印象主义和独特的个体审美表达体验。本文希望从这些方面出发来进行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比较,并从这些比较中发现和挖掘中西方对钢琴曲的审美特点,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中西方钢琴作品审美思维的不同特点加以全方位的梳理分析,从中求得中西方不同思维方式在钢琴作品审美活动中的有机契合,必将有助于完善音乐美学研究思想方法和提高钢琴曲审美思维水平,更好地去理解和欣赏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39.
任文梅 《科技信息》2010,(8):292-292
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学识修养、语言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如果每位语文教师都像艺术大师那样注意自己的表现,发挥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情趣,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教学风格,学生一定会被教师的魅力吸引,从而激发思维活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呢?  相似文献   
140.
郑思霖 《科技信息》2010,(22):269-269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学语文教学应确实担负起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神圣使命,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下面,笔者拟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