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7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 ,先后建立了一批农村根据地 ,并领导了苏区的土地立法工作。这些土地立法主要有 :土地革命前期的《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土地革命中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土地革命后期的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土地问题议决案》,等等。从内容上说 ,这些土地立法一般都规定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没收、分配、使用等各项内容。虽然有的土地法受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影响 ,但从本质上说 ,都是以红色政权为后盾 ,充分体现农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  相似文献   
92.
村苏维埃是川陕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形式,从它创建开始,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监督机制。在村苏维埃的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既要接受党内和上级苏维埃政府的行政监督,还要广泛接受群众组织的民主监督,这不仅为乡,区,县和省级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发民用 建设奠定了广泛的基础,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苏维埃政府和各项工作计划在广大乡村的贯彻执行,而且还为红军的壮大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扩大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苏区军民共同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根据地.在这个根据地存在的两年多时间里,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在建立组织、巩固机构、开办业务、建立体制、严肃纪律、发行报刊、建立邮政网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川陕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为中国人民邮电事业的初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95.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井冈山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起点。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本刊围绕井冈山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约稿一期笔谈,以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96.
土客籍矛盾曾严重地影响了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是宛希先、袁文才、王佐等被错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客籍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随着客籍人大规模的迁入,土客籍在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以及文化、习俗、观念等方面产生矛盾,在井冈山根据地建设中则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基础、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以及土地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97.
98.
毛泽东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反腐倡廉实践中所积累的官兵平等、身正反腐,教育为本、思想反腐,建章立制、以法反腐,依靠群众、民主反腐的成功经验,对新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总概念,是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头几年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毛泽东同志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是这一思想的光辉代表。这是举世公认的。同时,八七会议以后立三路线以前的中央,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和传播,也曾有过不可湮没的历史贡献。关于后者,由于曾被忽视,人们不知其详。本文将借助现有文献,对此做一点钩沉工作。         一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紧急会议确定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是包含着导致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前途的。会议前后,中央领导人及与会代表,分赴各地…  相似文献   
100.
本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以井冈山为样板,分析,阐述了山岳地带在中国革命中的地理优势及中国共产党建立根据地的地缘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