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31.
本文试图把壮语构词法和壮语构形法区别开来,并介绍壮语中常见的构形法。  相似文献   
32.
造成壮语与越南岱侬语词汇差异的直接原因主要有 :1 借词取代民族固有词 ;2 借词和造词的交错使用 ;3 造词材料或造词方法的不同 ;4 借词来源的不同。  相似文献   
33.
韵律构词学原理认为,最小韵律词是一个至少由两个韵素构成的合格音步。分析表明:武呜壮语的最小韵律词也符合这一标准。从韵律构词角度来看,其音节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V型音节;武鸣壮语区分重音节和超重音节。同时在韵律的作用下,其中的VC型音节和非典型VVC型中的音节尾辅音C都具有韵素地位,与V组成两个韵素构成一个最小韵律词。  相似文献   
34.
运用义素分析方法和统计法对壮语以-M为收声韵尾的词语进行语义分析,并以此来探讨它们的语义特征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5.
壮语ku^6和汉语"为"都是各自语言中常用的泛义词,它们不仅有语义和用法的对应关系,而且现代壮语的ku6和"为"的上古音相近,它们应是同源词。为数不少的汉台同源词也证明了它们之间的这种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壮汉语的语音、语言习惯、逻辑事理、情感表达等的差异着手,从中寻找出教学经验,以开掘学生想象力,从而提高壮族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靖西壮语的单字调进行实验语音分析,提出靖西壮语的第3声调值应为44;第4声和第6声可能趋于合并;第5声是一个两折调,前段略凹后段为凸起的拱弧。进一步的辨认实验证明靖西壮语的第4声和第6声已经合并。另外还考察了时长、音高等对靖西壮语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事物的命名反映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其中积淀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壮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其命名方式较多保留着“中心语十修饰语”特征.白丽珠译著《武鸣壮族民间故事》体现一种和谐语言生态观,但其将Gungqceih、Fouqnduk两个壮语人名分别译为“最公”Gungcei、“笨富”Old Filthy Rich欠生态性.基于壮方言土语材料及生态翻译学理论,重新考察认为,选择更具生态性的“修公”Gungqceih public servant、“狡富”Old CunninglyRich翻译,有助于准确再现壮族生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9.
《预警》以军事谍战为叙事框架,关注日益突显的国家安全问题,透视当下社会心理和人性欲望,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警世醒人意义。小说注重故事情节的设计,可读性强,在艺术上有独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0.
文章所指那坡官话是指在那坡县城通行的当地人学说的官话。文章论述了壮语对那坡官话的影响,它们分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