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120篇
教育与普及   6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7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8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RAPD鉴定远缘杂交牧草蔗新品系94-4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技术对远缘杂交牧草蔗新品系94—42,父本PT43—52及母本甘蔗栽培良种C0419进行分子鉴定.67个引物共扩增出284条带,其中l16条为多态性带,占40.85%.计算相似性系数,并对3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分别为:新品系和母本:0.9138;新品系和父本:0.8009;父本和母本:0.7658.RAPD结果证明,牧草蔗94—42基因组出现多态性,具有父、母本特异DNA带,是两者远缘杂交的后代.提示RAPD技术是一种适合远缘杂交物种分子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2.
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在生物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如食品、医药、废水处理等方面.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酶主要包括核酸酶、连接酶、聚合酶和修饰酶,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63.
安徽羽叶报春RAPD分析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CTAB法^[1]从珍稀濒危植物安徽羽叶报春(Primula merrilliana)的幼叶中提取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实验,通过Mg^2 、dNTP、Taq酶、模板浓度的优化,确立了RAPD反应的最佳体系(25μ1)范围为:Mg^2 浓度为2.0—2.5mmol/L,模板浓度为每个反应50—150ng,dNTP浓度为200—250μmol/L,Taq酶为1.5—2.0U,按照优化的RAPD条件进行的重复实验,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64.
裂足轮虫还是裂足臂尾轮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比较了裂足轮虫(Brachionus diuersicornis)、方型臂尾轮虫(B.quadridentatus)、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矩形臂尾轮虫(B.1eydigi)、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等5种轮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的部分序列,并结合4种海水臂尾轮虫的序列数据,用西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sieboldi)作外群构建UPGMA树和NJ树,探讨了烈足轮虫的分类学问题,认为将裂足轮虫归属千臂尾轮虫属市为合适。  相似文献   
65.
同源重组在染色体DNA基因克隆中的应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庆华  吴兰  罗玉萍 《江西科学》2003,21(4):321-324
同源重组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噬菌体、细菌到真核生物都有能发生同源重组的种类。如何把同源重组应用到基因克隆中成为近年来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宿主细胞的改造、重组功能的诱导、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线性同源载体的获得及重组体的鉴定等几个方面具体叙述这种基因克隆的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较为详尽地介绍了同源重组在染色体基因克隆中的应用、前景展望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6.
1953年4月25日,英国《自然》杂志同时发表了沃森和克里克、弗兰克林、维尔金斯的3篇实验报告,这3篇报告是人类首次对遗传基因DNA的揭示。也正是由此,生命科学才得以飞速的发展。让我们回顾一下DNA的发现吧。 为什么种瓜得瓜? 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多少年来人类  相似文献   
67.
美国《发现》杂志不久前将2002年第13届科技创新奖颁给了五位科学家。他们不是天才,但他们都在各自所在的领域,取得了成功。“我能够‘设计’出一只鸟吗” 76岁的保罗·麦克里迪至今仍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梦想着翱  相似文献   
68.
纳米金颗粒在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DNA中的表面修饰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涛  唐季安  韩梅梅  江龙 《科学通报》2003,48(4):342-344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 用不同粒径的纳米金颗粒来进行QCM的表面修饰, 提高对单链靶标DNA的检测灵敏度.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研究5~60 nm范围内不同粒径纳米金颗粒对QCM表面的修饰作用发现: 金颗粒粒径的大小对DNA探针在石英晶体微天平表面的固定量和DNA的杂交率均有影响. 20 nm粒径的金颗粒对QCM表面修饰作用为最佳, 能最好地提高DNA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69.
从线粒体DNA世系的系统发育关系角度来说, 稀少的点突变在多个不同世系(或者说单倍型类群)中出现, 就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这条对mtDNA序列中观察到的稀少的点突变进行检验的经验是否对序列中出现的碱基缺失/插入也适用, 目前未见报道. 本研究中统计了国内50个不同人群2352个个体mtDNA序列中出现的一些稀少的碱基插入/缺失事件. 结果显示, 除去单倍型类群特征性或相关性的碱基缺失/插入外, mtDNA序列中的碱基插入/缺失事件, 特别是发生的位置上含有该突变碱基(碱基对)重复的时候, 基本上不能通过世系系统发育关系来判别其准确性. 对于研究中偶尔观察到的个别稀少的碱基插入/缺失事件, 建议进行独立多次的序列测定予以核实.  相似文献   
70.
导入红树DNA的番茄后代在NaCl胁迫下的某些生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花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海岸耐盐植物红树总DNA导入番茄,其后代(D1、D2)受到NaCl的胁迫减弱,转化植株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