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9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275篇
教育与普及   2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9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687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对人、水碰撞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方面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流体力学理论和力学原理,重点对“水花”形成的机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把运动员两手臂上举,两手合掌成尖锐状的入水动作简化为“楔形体”、把两手臂上举,顶肩翻掌以手掌平面撞入水面的动作简化为“方形体”,把具有翻转速度平掌撞水的动作简化为“翻转方形体”,分别探讨和总结出不同形状固体、在不同条件下撞击水面时“水花”形成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对“压水花”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提出了撞、揉结合的“压水花”理论.  相似文献   
62.
针对外边界定压的双孔介质复合储层物理模型,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是否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下的变(常)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在深入剖析了解的结构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间的相互关系,并简要地引导了相应的应用.此项研究,无疑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对相应的试井分析软件的研制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对油藏工程中的数值模拟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根据自然边界元方法给出的圆外弹性问题应力解答,利用Poisson积分公式和自然边界积分方程求出多种形式位移边界条件下的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场,并分析了位移边界条件对应力场的影响。同时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较,在边界位移为常数时其结果与文献[2]的解答一致。从本文的算例中不难发现,采用自然边界元方法计算圆外问题时,可以克服一般解析方法只能求解少数特殊位移边值问题的缺点。由于其结果仍为解析解,因此精度也优于数值解答。  相似文献   
64.
近年采用外部粘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来加固结构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开发机构和生产单位的重视。结合作者在FRP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开发出的高强高性能的PBO纤维材料,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更为有效的预应力外粘结加固方法;通过与玻璃纤维、炭素纤维和芳纶纤维等的比较,认清了新型PBO纤维材料的特性;根据既有的试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预应力加固方法的流程,包括概念、原理和几种降低端部界面应力和新型锚固的措施;室内小型试验和室外大型试验的结果表明,PBO片材预应力技术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加固性能。  相似文献   
65.
应用恒速压汞实验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截取一段实际储层岩样,利用恒速压汞实验技术测定其孔喉频数分布,并拟合成连续分布函数,该函数符合伽马函数分布。对剩余岩样进行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以所拟合的孔喉频数分布为主要输入参数,利用孔隙网络模型计算了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结果与利用JBN法处理的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恒速压汞实验是确定岩石微观孔喉分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实验手段,可直接为孔隙网络模型提供主要的输入参数,能够得到反映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较合理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这对于用JBN法不满足或者处理结果不理想的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无压渗透法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无压渗透法制备出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Al系统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表明:SiCp/Al系统的界面处存在着界面反应,生成Si、A12O3和A13C4等产物,在界面处存在着Si和Mg元素的富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受界面反应和Si元素富集的影响,其中界面反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界面反应控制在一定程度时,在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处形成比较充分的“机械绞合”,才会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界面上Si元素的富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它可以控制界面反应的过度发生,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晶格畴变,这两方面效应的叠加,使之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减弱,远小于界面反应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介绍了测压铜球在实际动测时由于工作环境温度变化产生铜球测压误差的原因,借助了多批铜球高低温动标数据,分析了国产铜球高低温误差的变化规律,阐明了建立统一的测压铜球温度误差修正的意义,探讨了测压铜球温度修正公式的建立方法,运用回归技术获得了统一的测压铜球的温度修正公式,并对该修正公式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8.
流道结构对塑料挤出流动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系统分析了塑料挤出口模的一些重要结构参数如分流角、压缩角和压缩比等对挤出流动的影响规律,得出了相应的压力场和速度场,指出压缩段是调节流动平衡的重要区段,应作为模具设计优化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69.
颈外静脉及属支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一女尸右侧颈部颈外静脉呈现双干 ,现报道如下。右颈外静脉的两干经胸锁乳突表面相伴下行 ,距锁骨上静脉1cm处汇合并注入锁骨下静脉 ,沿途见2~3处交通支。左侧未见变异。右颈外静脉内侧干由面静脉延续而成。面静脉沿内眦、鼻翼、口角至下颌缘 ,此部分较细 ,约0 5cm ,到下颌角下方接受颏静脉后扩大成约1cm的内侧干 ,而后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自外上向内下斜行至颈根部。内侧干较外侧干细。右颈外静脉外侧干由颞浅静脉延续而成 ,约1 2cm ,沿途收集枕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颈前静脉存在 ,仍汇入内侧干。讨论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70.
哺乳动物耳蜗外毛细胞能响应膜电位变化,其长度和劲度(stiffness)均能发生迅速改变.外毛细胞的这种电动性被认为是由分子马达(motor)驱动,能产生耳蜗机械放大,Prestin特异地在外毛细胞内表达.近年的研究认为Prestin正是耳蜗外毛细胞的分子马达.对近年来有关Prestin的结构功能特性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