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8篇
丛书文集   72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our kinds of modified chitosan materials made by blending chitosan with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were investigated. All four of these modified chitosan materials were hydrophilic with water contact angles ranging from 59°to 69°.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a of the modified materials showed a new band at 1288 cm^-1, implying formation of a surface physical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tructur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uch less fibronectin was adsorbed on the modified materials than on only chitosan. The viability of MC3T3-E1 osteoblasts cultured on the materials was assessed by 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2H-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PVP10000 into the chitosan promotes adhesion of MC3T3-E1 osteoblasts on the modified materials, but has no effect on cell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while adding PVP40000 reduces cell adhesion,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ed hydrophilicity of the material surface does not always improve its biocompatibility,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biomaterials.  相似文献   
8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Zn2+,Cu2+,Ni2+和Co2+与氨基酸水杨醛席夫碱及ATP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发现logβ111与pk2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了三元配合物中配体间的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3.
模拟天然皮肤的真、表皮结构,以胶原和壳聚糖为主要原料构建皮肤组织工程双层支架.将固含量0.8%(mass)的胶原-壳聚糖溶液冻干后压膜,经戊二醛交联后再冻干形成双层支架的底层,然后注入固含量0.2%(mass)的胶原-壳聚糖溶液,经冻干、交联、再冻干即得结构较稳定的双层复合海绵支架.在双层支架上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正常.本研究构建的胶原-壳聚糖双层支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84.
用流延法成功制备3种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并对共混膜在不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湿热处理。FT-IR谱图和XRD谱图分析表明,经湿热处理后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内有类似胺形成。壳聚糖-明胶在热引导下发生类似交联并引起的结晶发生变化。延长湿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温度均能使共混的无水结晶峰加强。  相似文献   
85.
为了制备靶向型药物载体系统,采用超声乳化技术,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液体石蜡为有机分散介质,Span 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对壳聚糖(CS)进行乳化交联,制备了壳聚糖-5-氟尿嘧啶(CS-5-Fu)微球.对超声频率为40 kHz时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戊二醛用量2 mL,CS浓度1.0%,5-Fu浓度1.0%.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该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药物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S-5-Fu微球外形为比较规整的球形,粒径在1~4μm之间,分布均匀,包封率为46.7%.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S-5-Fu微球在30 h内的累积释药率为60.4%,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6.
以Pb~(2 )为模板分子,以巯基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合成了交联巯基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抗酸性提高了,且保留了对Pb~(2 )良好的吸附性和识别选择性.  相似文献   
87.
合成了壳聚糖锰(Ⅱ)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配合物对分子氧氧化环己烯反应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8.
基于壳聚糖载体的蛋白质药物纳米颗粒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基于壳聚糖(CS)与聚阴离子(多聚磷酸纳)间静电作用的离子凝胶化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在室温下制备了包载蛋白质的亲水性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CS与TPP的质量比为4,壳聚糖分子量为40 kDa的最优化的条件下可制备粒径小于100 nm的BSA-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的包封率达到50%以上.并将该体系初步应用于蛋白类药物丙种球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这种壳聚糖纳米颗粒对丙种球蛋白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9.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卟啉席夫碱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缩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着重讨论了其紫外-可见光谱.  相似文献   
90.
在低温等离子作用下,利用壳聚糖对棉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棉纤维的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壳聚糖浓度以及等离子处理各因素对棉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影响棉纤维改性的主要因素.并且在该因素下,分析壳聚糖以及等离子处理对棉纤维单纤维强力,吸湿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纤维有了一定的抗菌性能,吸湿性能有所增加.但单纤维强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