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7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25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Push-Over方法的2种荷载形式,对一个纯钢框架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变形性能和塑性铰规律的研究,得到纯钢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还通过对其塑性铰发生位置和发生顺序规律的研究,得出纯钢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和最不利位置,为纯钢框架结构体系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纯钢框架结构体系在抗震设防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62.
基于材料的循环塑性预测了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所提出的模型强调材料的循环塑性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结合无位错区理论和内聚区理论计算循环载荷下裂纹吸附区的J积分值,并以J积分作为断裂参数建立裂纹扩展的标准.由此计算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符合通常的模式,预测的门槛值与实验拟合较好.当前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近门槛疲劳主要由材料的循环变形行为确定,进而由标准循环加载的实验确定,这对于工程实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Ⅰ-Ⅱ复合型裂缝在单向拉伸荷载作用下断裂角的修正剪滞模型,得到了与试验相吻合且优于传统S判据的断裂角.合理简化了复合型裂缝试样的力学边界条件,得到了裂缝体各剪滞子层位移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引用一种所谓的最大应力集中因子的概念,对Ⅰ-Ⅱ复合型裂缝前缘应力场进行了简化描述,得到了复合裂缝断裂角的解析解.根据斜裂缝体的应力分布概况,设置不同的子层分区,得到了更为细化的子层位移分布模式.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按应力场分区设置子层的剪滞分析模型,从而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斜裂缝断裂角.新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除个别外的相对误差小于4%,均小于S判据,显示算法的卓越性.  相似文献   
64.
龙滩工程右岸坝肩边坡高近300 m,且地质条件复杂.针对边坡中特定岩石块体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部位,特别是小块体和中块体所在部位,稳定安全系数不足.利用弹粘塑性块体单元法,对龙滩右岸坝肩边坡的开挖和加固进行了分析,所建立的块体单元计算模型对边坡复杂的开挖过程和加固措施进行了有效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各开挖步位移变化趋势和典型结构面屈服区分布合理;支护措施控制边坡变形效果明显,同时,相对于无支护情况下,各特定块体在各计算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均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弹粘塑性块体单元法应用于岩石工程具有有效、适用和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5.
ANSYS软件在薄壁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国顺  刘世忠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144-145,224
本文首先介绍了箱梁剪力滞效应及其常用求解方法,然后详细地阐述了ANSYS中的板壳单元Shell63的性质和应用要点.最后结合一具体箱梁实例,应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ANSYS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ANSYS对薄壁箱梁剪力滞进行有限元求解结果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一类具有连续分布滞量的高阶非线性中立型偏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给出了这类方程在两类边值条件下解的振动准则.  相似文献   
67.
采用平板限制收缩试验法,研究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与膨胀荆及其复合技术对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大小顺序为:纤维增强高性能膨胀混凝土〉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膨胀混凝土〉高性能膨胀混凝土。因此,采用膨胀剂与钢纤雏的复合技术是防止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开裂的比较理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8.
结构性扰动土一维固结行为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软土结构性分析,提出一个扰动度的概念,建立扰动度与再压缩指数、压缩指数、次固结系数和表观前期固结压力等土工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此关系用于结构性软土一维弹粘塑性固结分析中,说明压缩曲线各段对固结过程不同阶段的影响,以及在沉降预测中,室内试验的土工参数校正和考虑粘滞性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9.
等径弯曲通道变形制备超细晶铝合金的组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的方法制备出超细晶铝合金材料,并研究了在不同道次条件下其显微组织的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随着强烈塑性变形的增加,显微组织中开始形成大量晶粒尺寸小于1μm的位错胞组织,当其晶界取向差增大时,亚晶粒变为越来越细的板条状组织.当经过8道次ECAP变形后,晶粒尺寸由变形前的约50μm细化为约0.2μm.该超细晶铝合金材料在150℃的退火条件下,其晶粒尺寸稳定在0.2~0.3μm的范围内.在温度为500℃、应变速率为10-3s-1的拉伸实验中,该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的最大延伸率高达370%,呈现出良好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70.
ABS/PBT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BS/PBT合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用其应用。对AKS/PBT合金及其增容、增韧体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用PBT去改性不同牌号的AFS,在不加相容剂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较好性能的ABS/PBT合金,但其合金性能受加工条件的影响较大。用相容剂对ABS/PBT合金增容后,能显著提高其性能,且合金体体系相分散好,形态结构稳定。加入弹性体对ARS/PBT合金体系增韧,弹性体与相容剂协同增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增韧对材料拉伸强度等性能造成的损失,起到了优化材料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