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1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0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PCR技术从层理鞭枝藻总DNA中扩增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的基因,将pecA克隆于pBluescrip;t,然后将pecA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GEMD,形成的重组质粒在BL21(DE3)中最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形成包涵体,高效表达的蛋白的分子量为19×10^3,与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的分子量一致,经Dot-ELISA进一步证实该表达蛋白为藻红蓝蛋白α亚基脱辅基蛋白。  相似文献   
152.
一段长度为1327bp的庚型肝炎病毒cDNA在大肠杆菌BL21(DE3)AL菌株中得到表达。此cDNA被插入到噬粒pGEMD中,位于编码大肠杆菌RNA聚合酶σ^70-因子氨基端8个氨基酸残基的DNA序列的下游,  相似文献   
153.
贵州万山汞矿汞污染生物健康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贵州万山汞矿汞污染生物健康效应,研究了万山8个月龄鸭子和万山粮食暴露20、30d后大鼠脑、肝、血中MDA、SOD、GSH—px的变化以及大鼠大脑皮层中c-JUN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在鸭血清、脑和肝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万山组大鼠脑、肝、血中MDA、SOD、GSH—px的变化除暴露20dMDA与对照组相比脑组织中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其他均无显著变化(P〉0.05);大鼠大脑皮层c—JU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从而可以推断,硒对汞引起的氧化损伤有很强的保护能力;汞对大鼠脑f—JUN蛋白表达的诱导不是或仅小部分由脂质过氧化所介导.  相似文献   
154.
甲基汞对大鼠大脑皮层即刻早期基因c-FOS蛋白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甲基汞对大鼠大脑皮层损伤的分子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甲基汞暴露后(对照组为ω=0.009的生理盐水,暴露组浓度分别为0.05、0.5、5μg/g;取样时间分别为20、60、240、1440min),大鼠大脑皮层即刻早期基因c-FOS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大鼠脑c-FOS蛋白表达优先于汞的蓄积,甲基汞对大鼠大脑皮层c-FOS蛋白表达与其浓度之间有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c-FOS参与了甲基汞对大鼠大脑皮层损伤毒性过程,即刻早期基因c-FOS可以作为甲基汞神经毒性检测评价效应指标.  相似文献   
155.
神经红蛋白的表达、分离纯化和谱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神经红蛋白(NGB)的基因表达、分离纯化和谱学表征. 将载有NGB基因的pET3a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plys细菌, 于TB培养基中进行表达,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0%左右. 依次经硫酸铵分级沉淀, 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 Hiload16/60 Superdex 75凝胶过滤柱和Hiprep 16/10 Q FF 阴离子交换柱纯化, 得到了电泳纯的血红色可溶性蛋白. 电喷雾质谱测得其分子量为16930.0 Da.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 还原态的NGB在425 nm有一强吸收峰, 在531和559 nm处有弱吸收峰, 它们可分别归属为金属卟啉的γ,β和α吸收带, 氧化态的NGB在413 nm处有强吸收, 则对应于金属卟啉的γ吸收带, 是电子在卟啉环中非定域化π电子的轨道跃迁(π→π*)的结果. 荧光激发谱最大波长为281 nm, 发射谱最大波长为338 nm. 圆二色谱表明其二级结构为典型的a螺旋结构, 在410 nm处有一血红素正峰. 酸稳定性研究表明, pH>4时蛋白稳定.  相似文献   
156.
运用拟南芥寡核苷酸芯片ATH1,分析SO2胁迫对拟南芥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22 810个探针中共检出30 mg*m-3SO2胁迫组与对照组间表达改变1倍以上的基因494个,其中上调220个,下调表达274个,主要涉及与细胞代谢(189个)、结合(177个)、转录调控(74个)、结构分子(55个)、信号转导(53个)、物质运输(39个)等功能相关的基因.胁迫组中与细胞防御相关的基因,包括防御酶基因、病程相关蛋白PRs和细胞壁防御相关基因等表达上调.结果表明,SO2胁迫时植物细胞能够通过对基因转录的调控,从分子水平上改变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植株对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7.
为探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工蜂的存活率、解毒酶活力与解毒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红光熊蜂工蜂(21日龄)解毒基因,检测其表达量变化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并通过饲喂外源褪黑素以提高熊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吡虫啉处理组(IMI组)存活率显著下降,但始终低于吡虫啉+褪黑素处理组(IMI+MT组);IMI组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始终低于IMI+MT组;IMI组8种解毒基因的表达量除AChE,DDTase和GLD基因外,其余表达量均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激活后抑制的状态,且明显高于对照组(CK组)而低于IMI+MT组;IMI组DDTase基因的表达量与CK组差异不明显,但始终低于IMI+MT组,说明吡虫啉对DDTase的作用不明显,而褪黑素诱导DDTase表达效果较显著(P<0.05);IMI组AChE和GLD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CK组,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IMI+MT组二者的表达量始终高于IMI组.短期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影响不显著,长期胁迫则影响其存活...  相似文献   
158.
摘要: 目的 建立半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检测猕猴体内肝脏组织、上皮组织、睾丸组织、心肌组织,肾脏组织中黄嘌呤氧化脱氢酶( XDH /XO) 的 mRNA 的表达。方法 分别提取健康猕猴新鲜肝脏组织、上皮组织、睾丸组织、心肌组织,肾脏组织中总 RNA,用 RT-PCR 二步法进行 XDH /XO 基因片段扩增,内参基因选用管家基因 GAPDH,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以鉴定其特异性,在凝胶影像分析仪 Quantity one 软件得出其电泳条带的灰度值( IOD) ,计算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比值得到猕猴不同组织 XDH/XO 的 mRNA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建立了半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猕猴不同组织 XDH /XO 的 mRNA 表达在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心肌,肾脏,睾丸,皮肤。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半定量 RT-PCR 检测方法可应用于检测猕猴各组织器官组中的 XDH /XO 的mRNA 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159.
并行算法是当前研究解决算法效率问题的成熟技术之一.为提高GEP算法解决复杂函数优化问题的效率,将并行算法引入多细胞基因表达式编程函数优化问题,解决传统计算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性能的问题.通过分析多细胞基因表达式编程并行算法的机理和MPI和OpenMP混合并行模型,设计与实现多细胞基因表达式编程函数优化的并行算法(Parallel Multicellula r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algorithmfor Function Optimization)PGMFO.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复杂的函数优化问题,在不影响精度和收敛性的情况下,PGMFO 算法比原有的算法效率高出10%-20%.  相似文献   
160.
<正>电影《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马丁承认,"我不是李斯特博士,我是马丁船长,90年前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入口,可以通向另一个人的身体,只要不停地从一个身体跳进另一个身体,就可以永远活下去。"这种人类寄生他者身体尚属科幻情节,但此举在动物界早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冬虫夏草就是一种被虫草菌寄生而丧命的蝙蝠蛾幼虫;钻入蟋蟀体内的马鬃蠕虫需要水下产卵时,也会邪恶地迫使寄主跳水自杀。这些病菌或虫子因为自身行动不便,于是进化出寄生的本事儿。尽管被选中的倒霉蛋儿多是腿脚利索的,比如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