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层序的成因及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层序的成因是沉积基准面变化所引起的,沉积基准面是生海平面变化、构造升降、沉积物供应和气候四个因素耦合作用导致的。通过对同位素测年、生物地层对比、层序成因、层序地层对比及层序界面性质五个方面的讨论,指出层序地层格架不是一个等时地层构架,不能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准,它所体现的主要是沉积作用和沉积地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52.
大面积的海上三维地震勘探经常需要数月的采集周期,采集期间的海水层潮汐现象及物性变化会产生诸如潮汐校正和冷水校正等严重的静校正问题。现论述了一种综合的水层静校正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是通过在CDP道集上拾取水底、反演水底时间求取水速、水底倾角和方位角,根据拾取的水底时间和测算的水速度求取并应用冷水校正,然后用求取的零偏移距到达时间与参考时间的差值计算并应用潮汐校正。该方法在某深水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应用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巨大撞击事件诱发古气候旋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欧阳自远 《科学通报》1992,37(9):829-829
古气候研究表明,地质历史中气候旋回的形成与下列原因有关:(1) 天文因素。Milaakovitch较系统地提出日地相对位置的变化可造成时间尺度为几万年的周期性气候变化,但天文因素难以解释某些非周期性突发古气候波动的成因;(2) 太阳常数。是影响气候在数亿年  相似文献   
54.
燕山地区中—上元古界有大量石油显示。本文主要分析了该地区油苗和油源岩的地化特征,通过油—岩对比进一步证实了油苗的原生性,并指出铁岭组油苗主要来源于铁岭组灰岩。研究表明,该地区中—上元古界油苗是世界上层位最古老的原生液态石油之一,而且该地区有着良好的找油前景。  相似文献   
55.
圆锥配合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训课程中一个重要内容,除了要保证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外,还要保证其角度的精度、内外圆锥配合的接触面积以及基准面间的间隙要求。本文重点从圆锥角度精度、内外圆锥配合的接触面积以及基准面间的间隙三方面对圆锥配合件的加工及考核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6.
以区域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勘查、岩石样品地球化学分析为依据,结合近年来三水盆地火成岩研究成果,细致刻画盆地内华涌组火山岩的岩性、时空分布以及喷发特征.华涌组火山岩以流纹岩、粗面岩与玄武岩互层为主,呈典型双峰式组合.根据岩性变化特征在华涌组沉积期内识别出四个火山喷发亚旋回,各旋回均由酸性流纹岩或粗面岩喷发开始,以基性玄武岩喷发结束.其中第一、二亚旋回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第三、四亚旋回以裂隙溢流喷发方式为主,火山活动逐渐由强减弱.通过与周边地区区火山岩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三水盆地华涌组火山岩是在拉张背景下发育的大陆裂谷型火山岩,是南海开裂初期的重要物质记录.  相似文献   
57.
古老盆地大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而每次构造运动中大地构造条件的变化,必然引起古大地热流的变化。针对多构造期古老盆地这一特点,在大地热流反演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处理方法多段线性古热流模型,以期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来表征复杂地质情况下的古热流变化特征。利用该模型对冀中坳陷北部中—上元古界古热流演化进行了分析,所建立的模型符合该区大地构造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58.
孟宪伟  夏鹏  张俊  王相芹 《科学通报》2010,55(34):3328-3332
东亚季风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备受关注.南海ODP184航次取得的沉积岩芯为研究长时间尺度的东亚季风演化提供了理想样品.ODP1146站上部185mcd(1.81Ma)细粒(4μm)无碳酸盐沉积物的常量元素R型因子结果分析表明,常量元素Ti,TFe2O3,MgO,K2O,P,CaO,Al2O3代表了陆源因子,其得分变化受陆源区的化学侵蚀强度的制约,进而能够指示东亚夏季风演化.陆源因子得分分别在~1.3,~0.9和~0.6Ma时呈现阶段式减小,反映了1.8Ma以来东亚夏季风阶段式减弱受第四纪青藏高原整体、阶段式、快速隆升的制约;而~0.6Ma以来陆源因子得分周期性的振荡变化则反映了东亚季风演化自此进入受冰期-间冰期旋回制约的主旋律.与黄土高原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一样,中国南海沉积物记录的长时序东亚季风演化也体现了青藏高原隆升和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复合制约.  相似文献   
59.
中国范围内没有洲级古陆,一些小陆块围绕西伯利亚逐步拼合而成大陆。陆块及其间洋壳相继俯冲、碰撞,导致多旋回构造运动和海陆广泛沉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是后期俯冲碰撞,引发古缝合线重新活跃,板内岩石圈下部俯冲叠接,岩石圈中部拆离、滑脱、叠覆,盖层强烈褶皱和逆掩推覆。山脉上升、盆地下陷。中国东部燕山运动、西部喜马拉雅运动都达到全球陆内构造运动高峰。中国中、西部多期改造盆地和东部燕山期后新生盆地,将成为中国油气勘查的两大目标。  相似文献   
60.
频谱分析软件对沉积物的旋回性研究是一种客观、准确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发现不同分析软件会造成结果的差异性,而探讨这种差异对于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藏北羌塘盆地雁石坪地区中侏罗世夏里组发育了一套以砂岩、泥岩为主的高频沉积旋回地层,该地层在沉积物颜色上也表现出良好的韵律性.本文利用文军等羌塘盆地雁石坪区夏里组岩性、颜色进行Redfit波谱分析,发现夏里组存在7个主要的米兰科维奇周期,分别为岁差周期17.6ka、21.3ka、轴斜率周期38ka、50.6ka、短偏心率周期95ka、123ka和长偏心率周期400ka,它们是控制本区夏里组沉积旋回发育的主要因素,特别短偏心率与长偏心率周期协同(400ka-123ka-95ka周期系列)控制该区的高频沉积旋回演化.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认为Redfit频谱分析相对Walsh谱分析对地质现象的解释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解释也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