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09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7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用复变函数方法研究了带有中间穿透裂纹的载流薄板在瞬间电流通入时,在裂纹尖端处由于电流集中及电磁热效应而形成的点热源的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并计算了由此热源在裂纹前缘产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通过控制通入电流密度,可以使裂纹尖端温升达到熔化状态,至使裂尖钝化,由温升产生的压应力可以遏制裂纹的扩展。在文中讨论了裂尖附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线胀系数、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应力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邹广平  张学义 《应用科技》2004,31(1):49-50,53
根据简单的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使用大量程程控高频疲劳试验机,按照国标2038-91标准预制三点弯曲小试样裂纹的方法——双试样法,并与单试样法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实验数据,说明了双试样法的优点,详细给出了三点弯曲试样裂纹预制的相关公式及确定各个载荷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3.
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分析了由脆性材料制成的中心裂纹圆盘试件 ,在复合模式加载条件下裂纹形状尺寸 ,尤其是裂纹宽度和中心小孔半径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槽式和槽孔组合式裂纹圆盘试件 ,其I型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FⅠ均比按理想裂纹推出的解析解大 ,而Ⅱ型无量纲应力强度因子FⅡ 均比解析解小 ;随着加载角度增加 ,FⅠ 的数值解与解析解的差值逐渐变小 ,而FⅡ 的差值逐渐变大 ;同时 ,随着裂纹槽宽度或中心小孔半径的增加 ,应力强度因子数值解与解析解之差逐步增加 .依据数值分析的结果 ,给出了这两类试件相对于理想中心裂纹圆盘试件应力强度因子解析解的修正公式 .  相似文献   
94.
针对正交各向异性板的平面裂纹问题,应用二级分形有限元的办法研究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与各向同性平面裂纹问题比拟,获得正交各向异性平面裂纹问题的一般解,并将它作为整体插值函数;利用二级分形有限元对平面裂纹板进行离散,使得求解的自由度极大地减少.结果表明,只需有限粗略的网格划分和简单的插值单元就可以有效地获得较精确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95.
超声波引起固体微裂纹局部发热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微裂纹在超声波作用下的局部发热现象,已形成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即超声红外检测技术. 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建立有效的理论模型对其局部发热机制进行定量计算. 文中从三维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基于罚函数及界面本构摩擦模型,以节点 -单元法为接触搜索算法,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一含有微裂纹平板中的波动传播过程,并计算了裂纹表面的摩擦生热.  相似文献   
96.
针对含圆切口板和含穿透裂纹板结构,采用传统有限元法分析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分布,采用键型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分析在承受拉伸、剪切速度边界条件下板内张开型裂纹和滑开型裂纹的形成与扩展。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裂纹在有限元分析所得的应力集中区域生成,并且在两种结构状态不同边界条件下都能捕捉到板内裂纹复杂的发展过程,而且在模拟过程中裂纹自然扩展,能准确反映宏观材料渐进破坏过程中的细微观结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7.
用同伦摄动法求解第一类超奇异积分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物理学问题和工程问题等都可以用超奇异积分方程描述,但此类方程解析解的求解非常困难.因此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将其目光投向了对其数值解的研究上.文中采用同伦摄动法求解了第一类超奇异积分方程,并运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断裂力学问题的求解中,且将得出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解与其解析解进行对比.由对比结果可知该方法在求解含裂纹的断裂力学问题时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含币形裂纹功能梯度材料的轴对称接触问题。方法:对功能梯度材料进行分层,通过Hankel变换及其逆变换求得各子层及均匀半空间的位移和应力分量,并将所研究问题转化为带Cauchy核的奇异积分方程。结果:求解方程可得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并讨论裂纹位于涂层中间时,梯度涂层的分层数、涂层和裂纹面上剪切模量比值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论:数值算例显示:梯度涂层剪切模量按指数形式变化时将梯度涂层分8层就可保证精度;可调节裂纹面附近材料剪切模量实现材料的抗断能力。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充填物对含孔洞岩石的力学特性及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室内预制加工了含孔洞及石膏充填物大理岩,分别对其进行单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并对破坏前后试件进行CT扫描,分析其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含孔洞大理岩,石膏充填使试件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0.62%.二者峰前特征相似,均表现为孔周裂纹起裂引起第一次应力跌落现象,峰后特征则有所不同,石膏充填使大理岩变形的局部化特征更为明显.(2)峰后阶段,含孔洞试件声发射特征显著,裂纹扩展迅速,石膏充填试件稍慢,表明石膏充填遏制了试件的裂纹扩展.(3)含孔洞和石膏充填大理岩的破坏模型有所区别,含孔洞试件破坏裂纹较为单一,主裂纹以张拉破坏为主,翼裂纹在试件端部较多,部分从侧面贯通,形成块体掉落.充填条件下孔洞周边的裂纹更细更分散,小裂纹相互贯通,形成"X"状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00.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利用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及金相显微镜(OM)研究了合金化镀锌板(GA)不同应力状态(压应力、拉应力)下裂纹的扩展、延伸及镀层的剥落.结果表明:锌层从合金化炉出来冷却过程中锌层中的裂纹产生于δ和Γ相中.在变形过程中,压应力和拉应力侧裂纹的扩展和锌层的剥落机制不同.在拉应力一侧,裂纹沿着垂直板面的方向延伸,到达Γ-αFe界面,沿着平行于Γ-αFe界面继续延伸,与第二条裂纹接触后,锌层剥落;在压应力一侧,裂纹沿着与板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扩展,最后镀层剥离或者在δ相内或者与拉应力一侧相同,到达Γ-αFe界面后,沿着Γ-αFe界面延伸最后产生破坏.实验结果还表明,镀层在压应力条件下更容易产生粉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