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50篇
系统科学   295篇
丛书文集   413篇
教育与普及   1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0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609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16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特点,建立了60多个变量、28个方程的递归模型,描述了钢铁工业生产的结构形式,确定了主要生产环节的生产函数,给出了各种经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预测了我国矿、铁、钢、钢材、产值等28个主要的内生变量的未来值,分析了“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可达指标、发展速度及保证条件。经过1984年的实际检验,证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2.
讨论了辅助变量与扰动项相关条件下的回归估计,给出了在这种条件下回归估计量的偏差和均方误差以及均方误差的估计.  相似文献   
23.
地理哲学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4.
给出了Fuzzy函数的基本性质,纠正了杨纶标在[1]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中国22个地区1483例健康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与5项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6.
文章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资源、环境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这对建立在以人地关系研究为基础的区域地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提出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到区域地理的教材、教法中,作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内容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基本措施,指出实现地理素质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7.
文章讨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 .认为素质教育包含三个层次 ,即基本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 .论述了地理教学在不同层次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地理教学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8.
分析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区域地理形成和发展的大背景,明确<中国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发挥学科优势、适应时代和地区要求是本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总目标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9.
文章论述了<中国地理>课程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区域性.指出<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应用多媒体、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现代地理教学技术来辅助<中国地理>教学,能够直观地、动态地、科学地展示中国地理要素的空间区域分布,揭示该区域不同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中国地理>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
作者试图对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始的食管癌地理环境病因研究中的有关强致癌物亚硝胺的物质来源问题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讨。从国外同类研究工作开始,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各种环境致癌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