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5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9 毫秒
561.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开展了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复合地基能明显提高被加固土体的承载特性;在进行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复合地基设计时单桩长径比宜为6~8,桩径宜为800~1200 mm,土工材料包裹长度宜为5~6倍桩径,包裹材料刚度宜为1000~4500 kN/m,在设计桩间距时,最优置换率宜选取在10%~20%之间;桩体底端与顶端应力之比随承压板顶面位移的增大逐渐稳定在15%~20%左右;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侧土压力由桩顶向下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最大应力出现在距桩顶约300 mm(3d)深度处;根据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复合地基桩、土和土工包裹材料的变形协调原理,及桩体的鼓胀变形特性对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所得结论可为新型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2.
土工格栅加筋砂土地基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评价土S-格栅加筋砂土的地基性能,是进行土工格栅与土之间相互作用分析以及为工程设计、计算与分析确定参数的基础.通过模型试验,对静载条件下土工格栅加筋砂土地基性能进行了研究.由模型试验测量结果得知,在砂土地基中铺设塑料土工格栅,可以使承载力提高10%~40%、侧向位移量减少20%~50%、地基轴线处竖向沉降减少30%~50%.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对于条形浅基础加筋地基,最佳加筋层数为2~3层,加筋长度应为基础宽度的3倍.  相似文献   
563.
传统的无缝桥梁搭板末端常出现路面裂缝或路面接缝。针对这个问题,在某一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的中小整体式无缝桥梁,我们提出了采用斜置搭板和加筋接线路面结构等两项新措施,取消了搭板末端的路面接缝,而梁体的伸缩变形在接线路面以下被安全吸纳.有限元模型计算揭示了斜置搭板与接线路面的相互作用问题;室内小尺寸模型试验初步验证了加筋路面的受力变形机理,并探讨了加筋材料的选择问题,推荐使用土工格栅.我国第一座整体式无缝实验桥梁4年安全运营和长期监测结果均表明这种设计思路的有效和可行.  相似文献   
564.
随着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更深层次的研究红土的特性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工程中去,已经成为众多科研学者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云南省昆明市某工程区的不同深度下的原状土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基本的室内土工试验测出红土的基本物理参数;不同压力等级下的高压固结试验,研究各级压力等级下土的压缩固结特性;通过剪切试验得出土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来探究土体的强度。试验研究表明:云南省昆明市红土具有含水率较高、孔隙较大、压缩性较低和强度较高的物理特性。在试验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不同埋深红土的物理特性及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565.
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土颗粒地基模型与埋设单层土工袋的土颗粒地基模型进行弹性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地基中土工袋对弹性波波速及地基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基中土工袋的存在使弹性波的波速略有降低,并降低了地基的品质因子 Q 。弹性P波(压缩波)与S波(剪切波)穿越土工袋时波速变化规律大体相近,在100 kPa围压和输入500 Hz弹性波条件下,单个土工袋对弹性波的衰减作用主要集中在穿越土工袋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界面之前。  相似文献   
566.
为了探究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的特殊应力路径条件下粉质黏土的变形规律、孔压变化以及强度指标,以济南市某隧道附近的粉质黏土原状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K0固结先侧向卸荷后轴向加荷不排水剪切试验,并在卸荷阶段选取3个不同的卸荷比,模拟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特殊工况下的应力路径,然后进行等压固结不排水常规三轴剪切试验和K0固结侧向卸荷不排水剪切试验,并对比3种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的特殊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偏应力-轴向应变试验曲线为非线性曲线,粉质黏土的破坏强度与卸荷量有关,卸荷量越大,则破坏强度越小;减围压阶段产生负孔压,轴向加压阶段孔压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同一初始固结围压下,粉质黏土的卸荷比越小,则剪切时产生的最大孔压越大;先基坑开挖后坑边大吨位吊装的特殊应力路径条件下粉质黏土的卸荷比越大,则有效黏聚力越大,有效内摩擦角越小,与等压固结不排水常规三轴剪切试验相比,有效内摩擦角偏小,有效黏聚力随卸荷比的不同而偏大或偏小。  相似文献   
567.
通过对传统制样技术的探讨,提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发展相关制样技术,并发明了一种新的制样方法及其相关制样设备.该方法以干土为基础,通过两级控制来保证试样干密度的精确性,最终获得饱和试样,这与要求土样具有一定初始含水率的传统方法明显不同.相关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试样的均一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为今后土工制样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68.
为研究重力式加筋土挡墙在挡墙位移至极限主动状态下的土体受力与变形形态,通过改变埋设筋材层数、筋材强度和间距、筋材与挡墙连接方式、筋材长度及挡墙位移模式,对挡墙做了6种工况的模型试验,进行了挡墙进入极限主动状态所需最大位移量、墙内竖向土压力、靠近墙面板处水平土压力、墙顶竖向位移及筋材拉伸应变等分布规律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可以提高挡墙达到极限主动状态所需最大位移量,减小静止状态及主动状态下靠近墙面板处土压力;挡墙进入极限主动状态时,靠近墙面板处填土表面相对沉降较大;挡墙位移对筋材应变影响很小;靠近墙面板处竖向土压力衰减量与埋深正相关,平动模式衰减量最大.加载点下竖向土压力增大量与埋深负相关.在重力式加筋土挡墙上部与底部提高筋材强度及埋设筋材层数,靠近墙面板处提高埋设筋材层数或筋材强度并将筋材与挡墙连接,结构中下部适当减少筋材长度,相比普通重力式挡墙可提高挡墙抗倾覆滑移能力,增强挡墙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69.
针对现有漏沙式风沙风洞和扬沙式风沙风洞的沙尘浓度在高度方向上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一种喷射式风沙风洞试验装置,即采用喷砂机将沙尘均匀地喷射到风洞试验段,通过调节喷砂机压力来控制沙尘浓度.测试了不同风沙风洞试验段风沙浓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格栅不同高度的风沙浓度差异不超过10%,这说明喷射式风沙风洞在不同高度下能形成均匀的风沙面.将喷射式风沙风洞用于某列车格栅过滤效率测试,研究了格栅过滤效率随风速和风沙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速为6~12 m/s时,格栅过滤效率随风速和风速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70.
为了研究碳纤维格栅结构的力学性能,设计一种多级格栅加筋板结构,并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等方法对该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将格栅结构等效为均质连续结构,推导了格栅结构的等效计算方法,计算多级格栅加筋结构的等效弹性模量及等效弯曲刚度。结果表明,多级三角形格栅加筋结构的存在将大大提高超轻质材料的抗屈曲能力;当截面面积相同时,三角形格栅的弯曲刚度比实体结构提高10%,表明多级格栅比普通格栅具有更高的屈曲荷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