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0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5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51.
152.
153.
周妍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B06):116-117
本文分析了Kachru和Yono's同心理论,得出对中国英语的启示并由此出发对中国语境下如何教英语以取得理想效果。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Englishes而非仅English,随着地球村的到来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不再是某国的特有产物,笔者认为英语应是一种承载着各国文化,精华的特殊交际工具,应存在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将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4.
本书为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数学物理专著》系列丛书中的一卷。本书细致并且严谨的阐述了现代正则量子引力(或量子引力)的数学结构和物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5.
讨论了部数为3和4的几乎正则多部竞赛图的Hamilton性质,证明了如下结论:(1)几乎正则非平衡4部竞赛图T,如果r≥8(其中r=max{|Vi‖i=1,2,3,4}),并且T有一个因子,则T是Hamilton的;(2)几乎正则平衡3部竞赛图T,如果r≥10,r≠11(其中r=max{|Vi‖i=1,2,3}),并且T有一个因子,则T是Hamilton的;(3)几乎正则非平衡3部竞赛图T,如果r≥18,r≠19,并且T有一个因子,则T是Hamilton的.  相似文献   
156.
1978年,Dirac 给出了从2-连通图 G 中的最长路判断 G 的周长下界的一个定理.在1983年的西安图论讲习班上,朱永津提出了一个与 Difac 定理形式相似但条件较强结论也较强的猜测.通过发现一个反例,本文得到了这一猜测的否定解答。  相似文献   
157.
设G是有限群,(?)是G的Cayley—子集.用X(G,(?))表示G关于(?)的Cayley图,其中V(X)-G,E(X)-{((?),)|(?)∈G,(?)∈(?)),本文证明了:对于(?)ilton群G,若X(G,(?))是连通的,则X(G,(?))有Hamiltonian(?)另外.本文也对有限交换群情形给出一个简单证明。  相似文献   
158.
在理论上如何构造更好的可积模型,特别是无穷维哈密顿系统是可积系统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构造了一个李代数并由此生成相应的代数,从而建立了一个适当的等谱问题,利用屠格式得到了一族拉克斯意义下的可积系统,根据迹恒等式得到了这个非线性可积系统的哈密顿结构。  相似文献   
159.
对于图G=(V,E)的一个正常全染色,用C(v)表示顶点v∈V的颜色以及与v关联的边的颜色构成的集合,称之为点v∈V的色集合.如果C(u)≠C(v),那么就说u和v被该全染色所区别.一个图G的d-强全染色是指使得满足1≤dG(u,v)≤d的任意一对顶点u和v可区别的一个正常全染色.所谓一个图G的d-强全色数是指对图G进行d-强全染色所需要的颜色的数目的最小值.文中对当d∈[35,55]时的d-强全色数进行了确定.  相似文献   
160.
为了分析无同步器电驱动两挡机械自动变速器系统中,滑套和接合齿的动力学特性对换挡过程的影响,定义了滑套位置角来判定滑套与齿具体的碰撞情况.建立了滑套和齿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考虑啮合刚度、啮合阻尼、齿侧间隙以及静态误差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与有同步器模型的仿真对比,证明了无同步器AMT系统的优势.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不同大小轴向推动力对换挡过程的影响,得到150 N为较为合适的轴向推动力.此分析方法可为选取合适的轴向推动力和AMT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