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8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355篇
系统科学   40篇
丛书文集   367篇
教育与普及   5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80篇
现状及发展   95篇
综合类   912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46篇
  2011年   512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552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61.
62.
沉积盆地多次拉张模拟中拉张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丽娟 《科学通报》1995,40(24):2261-2261
沉积盆地模拟中拉张系数是反映其构造热演化的重要参数.拉张系数β=初始地壳厚度/拉张后地壳厚度.对于只经历一次拉张的盆地而言,拉张后的地壳厚度即现今地壳厚度,很容易求得β.而沉积盆地往往经历不只一次而是多次非均匀拉张,那么各次拉张系数的计算就很难用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另外,沉积盆地由于拉张,引起岩石圈减薄和初始沉降,同时引起温度场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场的变化又引起热沉降.构造沉降和温度场是  相似文献   
63.
经对采自砂金矿床,金矿床氧化带和块金(狗头金)样品的观察研究,特别是采用电子显微镜进行精细矿物学研究后发现,所研究的样品无一例外地均具有代表性,它是表生电流动溶液中生成的表面生长结构图象,证明它们均是在天然水系和开放式物化环境中白含金溶液不断的淀积作用生成的。因而砂金颗粒均属表生条件下形成的溶液沉积矿物,砂金矿床从成因上说应属表生化学沉积矿床。砂金颗粒是在原地生成的。金粒表面生长结构应作为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64.
本文同时运用能耗率极值原理和重力理论研究了固液两相流在粗质颗粒时固相浓度的垂线分布,通过探讨能耗率极值原理对“非单向性”作用问题,进一步揭示了两相流运动的机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有较好的吻合。其研究方法、原理、步骤也极易推广到其它各种粒径的固相。  相似文献   
65.
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模型,对砂岩薄片图像的微观颗粒和孔隙结构进行视野外重建,并对预测图像的语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能够预测2.25倍于原始视野的砂岩微观结构,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岩石图像语义均具有良好的性能。模型对不同颗粒的表面纹理、颗粒形态以及多颗粒间复杂接触关系等语义的图像视野外预测结果与真实图像较为吻合。但是,在微观特殊现象图像的视野外重建任务中,模型缺乏对特殊现象的敏感性。在孔隙结构重建时,模型对微孔面孔率的预测误差大于粒间孔、裂隙和溶蚀孔等孔隙空间。不同孔隙空间重建图像的预测效果可能与孔隙特征(如孔径大小和连通性)有关。  相似文献   
66.
颗粒形状对砂土结构及其宏观性质有显著的影响。为探究颗粒形状对砂土结构及渗透性的影响规律,选取玻璃珠、石英砂及玻璃渣3种颗粒形状各异的砂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高分辨率三维X射线显微镜(CT)进行精细扫描,重构了砂土三维结构模型。选取了颗粒伸长率、扁度、球度、孔隙比表面积等形状参数统计分析得出整体形状参数(OR),将OR引入Kozeny-Carman(K-C)方程得出考虑颗粒形状特征的砂土渗透系数的预测方程。室内柔性壁渗透试验表明砂土颗粒的整体形状参数(OR)越小(即颗粒形状越复杂),砂土的渗透性能越差,引入整体形状参数(OR)的K-C方程对砂土渗透性能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7.
红背桂树叶提取物绿色合成铁纳米颗粒(Fe NPs)在水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但由于Fe NPs存在团聚、易氧化等不稳定因素,在去除污染物时抑制了反应活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一步法制备了高岭土负载Fe NPs (K-Fe NPs),并系统地检测了其对孔雀石绿和Pb2+混合污染物的去除反应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Fe NPs、高岭土和K-Fe NPs进行表征和分析。3种材料对比实验结果表明,K-Fe NPs对单独的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效率(99.10%和93.41%)优于Fe NPs(93.67%和85.33%)和高岭土(32.54%和12.50%)。此外,K-Fe NPs经过4次重复循环对孔雀石绿和Pb2+的去除率仍分别为74.02%和55.48%。结果表明,K-Fe NPs在染料和重金属离子复合污染修复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究高速空气燃料热喷涂(AC-HVAF)过程中喷涂粒子撞击基材后的沉积特性。采用AC-HVAF热喷涂技术在AZ80镁合金基体上沉积WC-10Co-4Cr硬质涂层。通过离散沉积实验获得薄层沉积粒子,探讨各种沉积形貌的种类、形成原因、结合机制及射流中粒子的径向和轴向分布。结果表明:在AC-HVAF粒子沉积过程中,嵌入型沉积为主要的沉积形貌,同时包含少量的破碎型与空腔型沉积粒子。在涂层的形成过程中,嵌入型沉积对涂层/基体结合性能起重要作用;空腔型沉积的小颗粒及破碎型沉积的大颗粒是造成沉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喷涂粒子主要集中在射流中心,越靠近射流边缘,空腔型沉积粒子越多,最终导致AC-HVAF粒子射流呈现出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9.
多孔介质应力关系方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erzaghi方程(σ=σG+P)是描述多孔介质应力关系的经典方程,由于方程同时定义了二个不可测量,因而是不实用的;方程没有引入反映多孔介质特性的最重要参数(φ),因而是不妥当的;鉴于方程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新建立了多孔介质应力之间的关系方程:σ=φP+(1-φ)σG;由于φ的引入,新方程更全面、更合理地反映了多孔介质固有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0.
固体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沉降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硅,重质碳酸钙,滑石和石滑4种颗粒在水,乙醇和煤油3种介质中的分散行为及表面活性剂对分散行为的影响,亲水的二氧化硅和重持碳酸钙在水各得到良好分散,在煤油中产生强烈聚团,而天然疏水的滑石和石墨颗粒则在水中聚团,在煤油中充分分散;颗粒在水与乙醇的比例为1:1的混合液中分散效果最好,表面活性剂在水和煤油中对颗粒分散的影响完全相反,颗粒在煤油中的分散行为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而周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