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0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系统科学   122篇
丛书文集   108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7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52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研究"囚徒困境"中促进合作演化的机制,设计"合作识别"和"背叛识别"两种控制形式,并分析合作在相应控制之下的演化路径问题.在合作识别控制设计中,通过将博弈群体分为合作者子群体和合作者与背叛者共存子群体,形成连接率依赖于个体策略的"非均匀连接",以保护合作的方式抑制背叛,促进合作演化;在背叛识别控制设计中,以惩罚背叛的方式鼓励合作.文章指出,合作识别控制设计能在合作率较低时促进合作,但不能使合作成为演化稳定策略(ESS);背叛识别控制设计能在合作率较高时使合作成为ESS,但是背叛总是该控制下的ESS.结合"合作识别"控制与"背叛识别"控制,本文设计一种切换控制,使得合作是"囚徒困境"博弈的唯一ESS.仿真给出不同要求下的控制律设计,分析不同切换选择对合作演化路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中美贸易关系在不同阶段下对我国三重上市公司股票的风险传染机制.方法 通过整理在我国大陆证券市场、我国香港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的9家三重上市公司的日收盘价数据,构建了A股指数、H股指数和N股指数,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混合Copula函数和极值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 (1)在美国明确打压中国概念股的情况下,A 股市场、H股市场和N股市场之间呈现出了市场分割特征;(2 )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加大了A股市场同 H股市场和N股市场之间风险传染的可能性;(3)目前,我国三重上市公司在香港市场和纽约证券市场的风险值较大,而在我国A股市场的风险值较低.通过分析我国三重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H股市场和N股市场之间的风险传染机制,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为相关部门和投资者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73.
金在权总结了“层级个体化”方法论问题,它是否构成对突现的本体论拒斥?本质上,问题离不开基于逻辑必然性的反事实推理,其有效性依赖于不相容场景与反事实条件的解释相关性。通过模态反驳模式展开其逻辑结构,研究发现,解释相关性建立在层级由彼此分离的尺度区间所实现的必然模态之上,然而,适应度函数、物理律则显示了层级在连续尺度上分布的律则必然性,这反驳了该模态推论。本文为科学技术与社会领域的研究对层级给出一般说明的可能提供了辩护。  相似文献   
74.
Detection and clarification of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able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ime series analysis. Traditional causality inference methods have a salient limitation that the model must be linear and with Gaussian noise. Although additive model regression can effectively infer the nonlinear causal relationships of additive nonlinear time series, it suffers from the limitation that contemporaneous causal relationships of variables must be linear and not always valid to test conditional independence rel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 nonparametric method that employs both mutual information and conditional mutual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causal structure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time series models, which extends the additive nonlinear times series to nonlinear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s. A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learn the contemporaneous and the lagged causal relationships of variables.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ro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75.
为探索早期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脑区间效应连接(effective connectivity)的差异性,基于多导联脑电信号的相位信息,利用有向相位延迟指数(dPLI)算法,对两组受试者在执行oddball视觉探测任务过程中的脑电信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θ频段,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早期VaD患者顶区到额区和顶区到中央区的连接强度均显著降低;正常老年人存在顶区脑活动相位超前、额区及中央区脑活动相位相对滞后的现象,而这种相位关系在早期VaD患者中被打破。因此,能够推测出远距离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的下降,顶区核心地位的削弱,顶区相位超前、额区及中央区相位滞后现象的缺失可能是造成早期Va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该研究为VaD患者的发病机理研究、早期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6.
杨斌 《科技信息》2014,(6):59-60
不同机型液压系统中液压管路与作动器的连接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现有民机液压管路与作动器的典型连接形式进行分析与对比,总结了各种形式的差别。  相似文献   
77.
图像融合利用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在时空上的相关性及信息上的互补性,让图像更有利于人眼的识别和机器的自动探测。现有的方法许多都存在伪影或目标信息模糊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残差块的编码器融合框架以提取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中的深层特征;为了更好地融合红外光图像的目标信息和可见光图像所包含的细节信息,在特征融合阶段加入注意力机制得到注意力图对深层特征进行融合;最后通过跳跃连接将第一二层得到的特征图,即浅层特征传递到相应的反卷积层进行处理,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融合结果在主观感觉上更清楚,且在平均梯度、空间频率、结构相似性和峰值信噪比等客观指标上取得了比现有方法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本文新建了系统运行全部反馈环关键因果链分析法, 此方法紧密联系系统实际, 首先用逐层法建立前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建立系统的(反馈网络)流图模型; 接着, 用枝向量行列式反馈环计算方法计算出系统的全部反馈环; 然后, 又紧密联系系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对全部反馈环逐条进行反馈环的因果链分析, 揭 示产生问题的不协调的全部制约因果链, 以及促进核心因果链, 建立关键因果链集合, 生成管理对策, 并促进对策实施. 实践证明, 系统运行全部反馈环分析法 是一个有效的系统分析新方法.  相似文献   
79.
<正>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于近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浙江省钎焊材料与技术重点试验室、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试验室、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联合主办。2014钎焊及特种连接技术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广大钎焊工作者的积极响应,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波兰华沙工业大学、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  相似文献   
80.
"中层性质",例如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等特殊科学关涉的物的性质,是否具有因果力,向来是科学哲学中还原主义与反还原主义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为中层性质拥有自发的、不可还原的因果力辩护的论证当中,基于干预主义因果理论的稳健性论证,相较于传统论证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层性质的因果力来自于中层的因果共变的稳健性,因而独立于底层,进而能够回应因果排他问题。但进一步分析稳健性论证所提供的案例表明,事实上,稳健性所依赖的中层性质对底层性质的反馈性约束作用才是中层性质具有因果力的关键理由,然而该反馈性约束作用不普遍适用于所有的中层性质;换言之,并非所有中层性质都具有独特的因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