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20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采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正丁基吡啶盐([bpy]BF4)作催化剂和反应介质,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尿素进行三组分B iginelli缩合,制备了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产率60%~70%、不需使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92.
梁宏玲 《甘肃科技》2016,(5):110-111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静脉自控镇痛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将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10μg/kg/d舒芬太尼,6mg托烷司琼配成100m L;B组采用10μg/kg/d舒芬太尼,0.75μg/kg/d右美托咪啶,6mg托烷司琼配成100m L;C组采用10μg/kg/d舒芬太尼,1μg/kg/d右美托咪啶,6mg托烷司琼配成100m L,观察比较两组术后6h、12h、24h、48h的VAS、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B、C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C组术后镇静评分与A组比较无显著(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镇静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新试剂5-(对磺酸基苯偶氮)-8-羟基喹哪啶(SPHQ)与铀(VI)的显色反应,在pH=5.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中,SPHQ与铀(VI)形成21稳定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0nm处,表观摩尔系数为5.95×104 L.mol-1.cm-1.铀(VI)含量在0-30μg/25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分析环境水样中微量的铀,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
核壳型丙烯酸聚氨酯乳液的固化与涂膜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低交联度的核壳型丙烯酸聚氨酯乳液.采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丙烯亚胺)丙酸酯(TMPTA-MAZ)作为乳液的固化剂,研究了核壳型丙烯酸聚氨酯乳液的固化与涂膜性能.研究表明:E-44和TMPTA-MAZ均可作为核壳型丙烯酸聚氨酯乳液的固化剂.两种不同类型的固化剂均能使乳液室温成膜,涂膜均一透明.TMPTA-MAZ比E-44更适合作为核壳型丙烯酸聚氨酯乳液的固化剂.当加入适量的固化剂时.涂膜的耐水、耐溶剂性以及力学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
以5,7-二甲基-2-氨基-1,8-萘啶为原料,通过2步不同的N-酰基化反应得到苯甲酰胺衍生物(化合物L1),进而与BF_3·Et_2O在三乙胺的存在下合成得到一个新型N,O-配位1,8-萘啶氟硼化合物(化合物T1),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1H NMR,~(19)F NMR)、质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对化合物T1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进行研究,表明化合物T1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如摩尔消光系数大、荧光量子产率高和固体发光.此外,其实验结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6.
97.
一、小麦害虫 1.小麦蚜虫。 ①啶虫脒。推荐使用剂量为0.6-09克有效成分/亩。使用要点:在小麦穗期蚜虫初发生期喷雾施药。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二种方法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一组是依沙丫啶100mg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另一组是用米非司酮300mg分次口服2d,第3d米索前列醇200ug放置阴道后穹窿1次/h,共4次,安定10mg,宫口开1~2cm时静脉推注.结果 两组在产后出血,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总产程和产后清宫术例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药物法引产总体优于依沙丫啶法引产.  相似文献   
100.
苯噻啶与蛋白质作用特征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苯噻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发现苯噻啶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苯噻啶的紫外吸收光谱和BSA的荧光发射光谱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由此得出了其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置和结合过程的基本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