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2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62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44篇
教育与普及   1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543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麦壳吸附亚甲基蓝的准二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麦壳为吸附剂,研究了时间对麦壳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影响.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麦壳对MB的吸附量增加,60 min后吸附趋于平衡.根据准二级动力学的非线性形式和3种线性形式,采用最小差方和的方法,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参数.结果表明,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都可用于预测时间对麦壳吸附MB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王昕 《河南科学》2008,26(5):604-607
研究了活性炭对水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EO)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NP10EO的吸附量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动力学结果显示,NP10EO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受孔道内扩散控制;温度越高,NP10EO的速率常数越大.NP10EO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是个吸热过程,活化能较小,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硅胶负载乙醇胺(SiO2-MEA)和二乙醇胺(SiO2-DEA)螯合吸附剂对Cu^2+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动态吸附以及pH值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MEA和SiO2-DEA对Cu^2+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2086,0.3082mmol/g;动力学和动态吸附过程符合Boyd方程,即为液膜扩散控制;热力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即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994.
以聚氯乙烯为原料,依次与二乙烯三胺、二硫化碳和氯乙酸反应,合成了含氮、氧、硫配位原子的功能化聚氯乙烯树脂,探讨了该树脂在不同的吸附时间、Cu2+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下对Cu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树脂对Cu2+具有较快的动力学吸附速率;在30℃,pH值为5.7、Cu2+的初始浓度为16.03 mmol/L时,该树脂对Cu2+的吸附量为0.78 mmol/g.吸附过程符合Freund 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的活化能为34.83 kJ/mol.用0.2 mol/L的HNO3溶液作为洗脱剂洗脱吸附Cu2+后的树脂,洗脱率可达96.5%.  相似文献   
995.
处理含多环芳烃植物油的吸附剂筛选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循环利用植物油淋洗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应用吸附过程去除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对10种吸附剂进行吸附柱和批处理筛选实验,评价了这些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从中筛选出最适合的吸附剂.动态吸附柱筛选实验表明,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在活性炭F400及F300上的吸附量最高,分别为55.39μg.g-1和23.82μg.g-1,说明吸附剂的粒径对吸附效果有重要影响,而多环芳烃在其他几种吸附剂上几乎没有吸附.批处理筛选实验表明,多环芳烃在两种活性炭上的吸附量仍然最多,分别为211.85μg.g-1和203.79μg.g-1.  相似文献   
996.
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导热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吸附剂的导热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吸附剂,并通过平行热线法对7种不同的吸附剂样品,包括颗粒状氯化钙、粉末状氯化钙、散状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以及固化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等,进行了导热系数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由氯化钙/膨胀石墨组成的散状混合吸附剂,其导热系数比纯粉末状氯化钙提高了22.5%;固化氯化钙与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比纯粉末状氯化钙吸附剂导热系数提高了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壁虎爬墙的原理,制造出能和壁虎的脚功能相近的材料,把壁虎的爬墙功能和现有的真空吸盘式爬墙系统结合起来,弥补现有设备的缺陷。在吸盘底部不规则方向布置仿刚毛材料,合理设计吸盘吸气的气道,保留吸盘组的高吸附力,可以制作出快捷、灵活的爬墙机器人。  相似文献   
998.
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处理染料废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焦硫酸钾熔融法和钛酸丁酯溶胶法制得TiO2酸性溶胶,采用浸溃、振荡等手段制得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活性艳兰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得出复合材料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较之原矿粉都有很大提升;而在光催化体系中,活性艳兰高的去除率(〉96%)并不是简单的吸附行为,而是发生了光催化降解被完全矿化而去除,这都说明Ti已经嵌入到海泡石的层间结构中.在反应液中加入H2O2能普遍的提升光催化降解的速率.  相似文献   
999.
气体变压吸附非等温非绝热非平衡模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固定床吸附过程中流动、传热和传质过程,将多孔介质内传输模型应用于吸附过程研究,建立了大含量强吸附的非等温非绝热非平衡模型,传质过程采用线性驱动力模型.应用有限体积差分法对方程进行离散,使用SIMPLE法进行压力一速度修正.使用迭代法进行方程求解.采用此新模型计算了定壁温条件下圆筒形沸石13X吸附床对质量浓度为0.176 kg/m2的二氧化碳/氮气双组分气体的吸附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模型可以合理地计算吸附传质与传热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符合前人的实验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中温度变化非常显著对吸附量的增大和处理周期的缩短都是不利的,对吸附过程温度的变化进行抑制是提高吸附分离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离子交换法吸附分离发酵液中的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9种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费氏丙酸杆菌发酵液中丙酸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ZGA330对含有12.6g/L丙酸的发酵液丙酸的静态吸附量最大,吸附量为44.9mg/g;动态吸附过程中对发酵液中主要营养成分糖、氨基酸吸附很少,而对丙酸吸附量高达205.5mg/g。成功地通过树脂吸附将发酵系统中的丙酸分离出去,实现了维生素B12的高密度发酵,维生素B12的产量由9.1mg/L提高到13.1mg/L,增加了0.44倍。研究结果为丙酸的发酵与吸附分离耦合过程研究提供了基础,丙酸吸附分离后的发酵液继续进行维生素B12发酵生产可以解除丙酸的抑制作用,提高了维生素B12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