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8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植被边坡的稳定性与其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密切相关,其主要受根系作用与水分作用的影响。通过直剪试验和SWCC试验获取了含根量和含水率与抗剪强度及其指标的关系,推导出根土复合体的强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刺槐根系能显著增强土体抗剪强度,黏聚力随含根量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平缓,内摩擦角随含根量的增加有所增大,但增长幅度较小;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迅速降低,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变化趋势与抗剪强度一致,内摩擦角变化幅度较小;含根量与含水率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均体现在黏聚力的变化上;将根土复合体视为含根非饱和土,推导出根土复合体强度计算模型,强度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实测值较为接近,对于根土复合体的强度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2.
局部振动作用下地下软黏土流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引起隧道持续沉降的原因,通过拖球试验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地下软黏土在不同含水率、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围压条件下流动特性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的流动性随着含水率和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增加含水率对软黏土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在较低含水率时较明显,随着土样含水率的逐渐升高而变得不再显著。围压和振动频率对软黏土的流动特性有交叉影响:在高振动频率下,围压的增加对软黏土的流动特性影响不大;在高围压下,只有当振动频率超过临界值时,振动频率的增加才会影响软黏土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943.
通过对传统制样技术的探讨,提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发展相关制样技术,并发明了一种新的制样方法及其相关制样设备.该方法以干土为基础,通过两级控制来保证试样干密度的精确性,最终获得饱和试样,这与要求土样具有一定初始含水率的传统方法明显不同.相关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试样的均一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为今后土工制样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44.
为更好地测量桩与土界面处的孔隙水压力和径向土压力,在混凝土试块表面安装硅压阻式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传感器,安装方式为开孔嵌入式。通过大型直剪实验系统对不同湿度条件下,含水率分别为18%、20%、25%和28%的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进行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强度特性受水分特性的影响。对混凝土界面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黏性土含水率的增大,界面抗剪强度、剪切破坏位移和界面残余剪切应力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含水率在20%~28%存在一个最优含水率使得界面抗剪特性最优。由此可知,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强度特性受含水率影响十分明显,实验结果可为静压桩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45.
刘璐 《天津科技》2023,(7):27-30
涂装车间喷涂产生的过喷漆经过絮凝剂处理形成漆渣,其含水率高达80%~95%,在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时,其中大部分是废水,由此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上升。通过分步方式递减漆渣中游离水分,研究出一套综合处理降低漆渣产出量的方案。首先,通过自动刮板除渣设备,实现漆渣的稳定产出;其次,利用简易吊起沥水装置,在重力和挤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经过12 h的沥水,漆渣含水率降低至55%左右;最后,将吊起沥水后的漆渣分散于多孔不锈钢托盘上,置于热泵密闭低温干燥设备内部,梯度升温,设定温度上限50℃,经过12 h循环热风烘干,漆渣含水率可降至20%以下。经过上述综合处理,可使漆渣产生量降低约60%。  相似文献   
946.
为提高基于碾压参数与填料属性建立的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控制技术多元回归反馈模型的控制精度,建立了仅考虑碾压参数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在分析含水率对振动测值影响规律的基础上,以含水率作为修正参数对模型进行优化。反馈模型和优化反馈模型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虽然采用2种反馈模型进行公路路基智能压实施工控制均满足规范压实质量要求,但优化反馈模型的合格率高于反馈模型,控制精度提升了54.1%,证明了优化反馈模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