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78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布努瑶族的领世史诗《拉葩众》世代流传于民间,成为布努瑶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既是神话,也是历史,同史诗《密洛陀》是姐妹篇,对于研究和发展人类社会历史,开拓先进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程建锋 《科技信息》2009,(4):71-71,66
《大地》作为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描写了中国旧式的中国农民形象。本文从王龙与土地的关系和其妻子阿兰在名字、体貌和品性方面具有的地母特征的角度,来分析他们的神话原型,进而揭示了王龙与其妻子的深层关系,从而更能体会到作品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73.
文章立足中国本土文化的渊源与核心去探讨中国文化的"大传统"问题。首先从中国文明起源特性及影响,即从生产工具、血缘与地缘关系、城市的出现与功能等三方面论述了中国文明起源特点,及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特点:表现为最浓厚的"信仰—仪式"统一体和稳定共同体特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而西方文明的发生是突破性的,社会科学里面那些从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针对此,文章进一步论述了目前的中国考古学和神话学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来做相关研究。如何尽量回到上古文化语境去阐释出土器物,回归中国文化大传统———这成为中国考古学与神话学势必结合的理论根基和整合视野所在。  相似文献   
74.
有相当数量的英语习语含有典故,一部分还具有背景故事。要完整和透彻地理解习语需首先对其背景有所了解。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习语的不同来源及典故。  相似文献   
75.
“双性同体”神话思维及其文化显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人类隐秘心理的化折射,“双性同体”神话在人类历史上起源古老又影响深远。这个以超性别的非凡神力为根本特征的化原型,往往以离奇、怪诞的神话思维方式现身说法,究其心理发生,当源于人类渴望克服性别对立、从两性互补中达到强健的内心祈愿。这种渴求“终极力量”和“最高存在”意义的无意识群体心理,随人类明演进而不断显影在自由的学天国里和浪漫的艺术世界中,具有跨民族和跨化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6.
将中国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话作为一个整体与西方创世神话进行比较研究 ,并试图阐释造成中西民族性格、宗教思维及文化心理差异的影响根源。  相似文献   
77.
将《荆轲刺秦王》、《英雄》两部影片置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时空场域之中,旨在更为深入地解读并分析二者的故事情节与叙事方式,并力图探察"大一统"情结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意味深长的持续性及衍生性。认为中国国家起源的神话在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富有相当的影响力,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实践并非总是政府意愿的产物。  相似文献   
78.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叫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两段文字节选自《山海经》,记载  相似文献   
79.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然地要经历神话阶段。可以说,没有这一漫长的精神观念发展的历程,人类就永远不能成其为人类,而只能停留在动物的阶段。神话是人类文化的开端,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但是,与之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发展历程由于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的不同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它们未来的文化艺术的特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比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探讨各自的不同宗教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80.
"神谕"的不可逆转——希腊神话传说特征探析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神话学的角度论述了希腊神话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神谕”的不可逆转性及其由此引申出的导致神系延续,发展的内部自我否定机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