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91篇
教育与普及   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452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等温方程和吉布斯函数出发,讨论了考虑几何效应后I类超导体的超导态,中间态和正常态的相变与气液相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2.
本文通过对电流变液的边界层扩展研究,建立了一类新型单链拉伸模型,由此导出了系统屈服应力和等效单链力的计算公式,并将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我们也给出了单链修理因子As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  相似文献   
33.
建立了一类带有挠性结构附件的全充液刚体耦合系统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控制律,进而研究了控制与镇定问题,得到了受控系统姿态定位和指数渐近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锌粉置换提金中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氰化冶金贵液中,Cu含量高达838.0mg/L,严重影响锌粉置换提金。通过多项研究试验,发现常温下搅拌24h,保持贵液中CaO浓度为400mg/L,可使Au的置换率达到99.83%,Cu只有1.5%。  相似文献   
35.
首次将液芯波导技术应用于中红外吸收测量的油成分分析领域, 研制的新型MFA-450型红外测油仪的灵敏度比现有同类型仪器提高一个数量级, 检出限为0.01 mg/L(油/萃取剂).  相似文献   
36.
研究以水泥处理固体有机物时,有机物对水泥水化的影响。以膜流模式说明水份在水泥浆体内传输的现象。水膜存在半干之水泥浆体,其厚度小于100nm,膜流由离分压所驱动,而离分压来自分子间作用力。膜拟结果发现,水泥浆体内局部位置可用以进行水化之水量为Q=-Aslv/6vπ。当有机物添加在水泥浆体内时,会影响Hamaker常数,Aslv因此可能使膜流不稳定或完全抑制膜流,因而使水泥浆体内局部缺水,影响水化进行,造成成品强度降低,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37.
以La(NO3)3·6H2O、(NH4)2Fe(SO4)2和Fe2O3为原料,运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优实验条件,利用固-液界面法制备稀土铁酸盐超细粉末———铁酸镧.对产物进行部分物理测试,分别测定其全铁、亚铁离子含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其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产物为均匀的圆球状纳米微粒,平均粒径76.0nm,反应中没有经过中间化合物,而是在固液界面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38.
本文用M—H(81)方程计算H_2O(1)—DMF(2)二元非理想等压汽液平衡,并采用UNIFAC,WILSON两方程对该体系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编制了一套M—H(81)方程计算等压汽液平衡的程序,对M—H(81)方程用于计算H_2O(1)—DMF(2)精馏塔设计计算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9.
二元体系气液平衡的测定和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用威尔逊方程对异丙醇(1)-环己烷(2)、甲醇(1)-水(2)和乙醇(1)-水(2)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和预测;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0.
通讯基站面临散热不均、散热系统能耗高等问题。分离式热管换热器能替代机房内空调的使用,有效减少基站散热系统能耗。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充液率、工质类型和风量等。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换热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对比分析了理论充液率和实际充液率的差异;搭建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充液率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变化规律,不同高、中温工质下换热器性能的差异以及室内外风机功率的改变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使用工质R134a时,最小充液率理论值和实际值的误差为4.74%,换热器最优充液率范围为27.1%~47.9%,且最佳充液率为31.6%,最佳充液率下换热器当量换热系数为909 W/℃;随着充液率的提升,换热器内部相变区域先增大后减小,传热形式由气态工质显热传热为主先变为工质相变潜热传热为主,而后变成液态工质显热传热为主;高温工质不适用于该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使用高温工质时,换热器内部无明显相变区域,换热器使用的工质沸点越低,相变区域越大,换热器性能越好,其最佳充液率范围也越大;随着室内、外风机功率增大,换热器性能均先迅速提升而后提升速率减缓,但蒸发器侧由于散热条件较差,提升内风机功率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