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43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解决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分析非平稳时变信号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气阀状态特征提取的新方法.首先使用局域波法将实测信号分解为多个基本模式分量,经过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各分量的时频谱;然后计算归一化后幅值信号的高阶统计量,这些统计量很好地反映了气阀的劣化过程.通过对现场工作的聚乙烯二次压缩机组合阀振动信号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往复压缩机状态监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2.
环面涡杆涡轮三维构建属复杂曲面造型.在环面涡杆螺旋线解析方程建模和渐开面包络环面涡杆三维实体构建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渐开面二次包络环面涡轮的几何特征.应用涡杆特征模型,采用有限次数逻辑运算逼近方法完成渐开面二次包络环面涡轮实体构建,实现了渐开面二次包络环面涡轮副传动的组建.  相似文献   
83.
蜗壳喷嘴出口速度分布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κ-ε双方程模型模拟蜗壳内的气体流动情况,以心形线拟合蜗壳的通流截面,用SIMPLEST算法计算了3种不同型线蜗壳喷嘴出口气流角和速度的分布情况。对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蜗壳型线的变化,对喷嘴出口气流参数的分布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当Aθ/rθ沿周向线性变化时,喷嘴出口参数的分布最均匀。  相似文献   
84.
涡轮叶片尾缘针肋的换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涡轮叶片尾缘中针肋通道的换热为研究对象,讨论并计算出了一定条件下获得最大针肋通道换热量时针肋的形状曲线和换热优势,系统分析了这种拥有最佳形状曲线针肋的通道散热量随针肋物性参数及几何特征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5.
针对屏蔽同轴圆柱分层介质结构,给出格林函数的一般解析解,这种解以级数的形式来表示,具有形式简单可应用到任意多层介质的特点,公式的推导是通过先给出分层结构中含待定系数无穷级数的格林函数通式,然后利用边界条件与源条件,得到层与层之间的递归关系进而求解这些系数,这样的解为分析屏蔽同轴圆柱分层介质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6.
果品冷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50t果品冷库的设计、施工、考察三年多的运行情况,探讨哈尔滨地区土建式高温冷库冬季冷库内不设加热装置,不设备用压缩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结合长炼生产实际,分析了常用瓦斯压缩机机械密封存在的问题,利用波纹管的追随性和补偿能力,设计了三点一面式新型密封装置.在生产实践中,保障了低压瓦斯系统长周期运行,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CTS-1型冰箱压缩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该系统采用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测量制冷量,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高精度的测量和控制装置,实现压缩机性能测试中工况控制、参数检测、数据处理和报表制作等各项功能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一种带宽为5~8MHz,调谐范围在350~510MHz的同轴腔带通滤波器。详细地介绍了腔间孔耦合理论。给出消除耦合环自感影响的方法及减弱电耦合的途径,並给出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