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系统科学   360篇
丛书文集   173篇
教育与普及   8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430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91.
高维机电耦合系统Hopf分岔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Hurwitz代数识别原理,运用半解析半数值的判别方法,分析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系与电网耦合次同步谐振(SSR)非线性模型,确定出该系统在给定条件下的Hopf分岔点,计算结果与QR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与有效.  相似文献   
92.
对含有磁场的相对论热等离子体的同步加速辐射,考虑等离子体的自吸收,求解辐射转移方程,得到等离子体表面向外的同步加速辐射的辐射强度。  相似文献   
93.
基于 GPS 的全网同步时钟的建立和误差校正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基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提供的高精度时间建立电力系统全网同步时钟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和延时的各个环节、产生原因及数量级,并研究减小或避免各种误差或延时的技术手段。GPS时间信息的引入及处理和数据的采集及传输过程均可能对同步时钟造成一定的误差和延时。延时的影响可以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分析进行补偿,误差项是降低时钟精度的主要原因,只能通过设计和算法优化尽量减小。经补偿和优化后所得到的同步时钟的精度为2μs。  相似文献   
94.
具有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交流伺服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控制系统中滑模运动存在的条件。在交流伺服系统中,采用滑模变结构制器作为速度调节器。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实验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9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和电力等实际工业过程参数的监视与控制的计算机中文监控软件,并对其系统组成、功能的实现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6.
不对称转子磁路设计的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转子结构和稀土永磁材料入手,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电枢反应补偿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控制策略与电机设计相结合的不对称转子磁路设计的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从进程和并发进程的基本概念出发,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进程之间的互斥和同步关系,此后,根据个人的编程经验,作者描述了三类同步互斥问题,分别给出了用PV操作解决这三类问题的编程方法,并对PV操作编程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8.
抑制轴系扭振的改进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抑制轴系扭振的改进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则——分离模态设计原则,并将其应用于一典型次同步谐振(SSR)问题,以改进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特征根分析和大干扰下的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S不但能很好地抑制系统的低频振荡,而且能有效地抑制轴系扭振.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数字网中产生滑动的3方面原因,即传输系统的工作环境不稳定;失去时钟控制;网路节点的时钟偏差。通过对一种高集成数字中继接口结构的分析,指出数字中继呼损过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时钟倍频电路的性能不稳定,即传输系统的工作环境不稳定,从而导致交换系统时钟与传输系统时钟的不同步。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两种方法,且能满足电话业务的滑动率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介绍了电液同步控制系统的结构,研究了Fuzzy-PID控制调节器原理及计算机控制的电液同步系统原理,提出了减少同步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