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由于中部地区长期以来未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逐渐形成凹陷,“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问题开始升温,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部,为了完成东西接轨,南北联合,“中部崛起”势在必行。而中部的地理位置,矿产和劳动力资源,工业基础等为中部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国家只须在政策和途径上作出正确抉择,增加农业投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力发展中部城市群、充分引进外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部崛起”便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东营凹陷的地质特征,利用输导体系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盆地输导体系的构成,发现东营凹陷不同沉积层序在输导体系结构特征上存在差异性:①深部沉积层序(Ek-Es4)输导特征主要表现为砂体侧向复式输导.边缘带输导体系要素主要为砂体,且以侧向输导为主,在深部层序中属于主要输导体系.洼槽带输导体系要素单一,为断裂垂向单一输导,在深部层序中属于次要输导体系.②中浅部沉积层序(Es3-Ed)的砂体、断裂在盆地中都十分发育,输导体系类型多样,包括断裂-不整合型、砂体-断阶型、网毯式-断裂型、简单砂体-断裂型、阶梯型及不整合型输导体系,输导特征主要表现为砂体-断裂多向复式输导.③从深部沉积层序到中浅部沉积层序,输导方向变多,输导特征总体上由简单输导向复式输导逐渐变化.  相似文献   
993.
板桥凹陷是黄骅坳陷的次级凹陷,在古近纪属滨海湖沉积环境。通过岩相、沉积建造以及介形虫等分析,认为东营二段下部属古蓟运河三角洲滨海湖沉积,前积层厚度大于100m,上覆地层达大于1800m,具有地热地质"储""盖"条件。  相似文献   
994.
丁洪建 《甘肃科技》2014,30(17):35-37
白音昆地凹陷属于早侏罗世中期-早白垩世叠合断陷,发育经历了初始裂陷期、强烈断陷期、萎缩期。该区含有三套烃源岩,烃源岩厚度较大。通过对构造、储层等特征的分析,指出该地区构造、储层发育,生储盖配置良好,易形成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初步探索白垩系腾格尔组、阿尔善组原生油气藏勘探领域。由于凹陷的构造、沉积演化与二连盆地区域的历史一致,抬升和沉降时期相同,又处于二连盆地西部的油气富集带上,资源背景良好,分析认为,凹陷具有油气成藏的多方面条件,勘探潜力良好。  相似文献   
995.
伊宁凹陷煤系地层主要分布于侏罗系中下统水西沟群(J1-2sh)八道湾组(21-23煤、27-29煤)、西山窑组(6-7煤、10煤),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结构简单。研究结果表明:伊宁凹陷4套主要煤层显微组分以惰性组为主,镜质组次之,壳质组极少,自下而上惰性组含量逐渐增高,镜质组含量逐渐减少;煤质属低-中灰、低硫、中高-高挥发分、高-特高发热量不粘煤;煤的挥发分与灰分呈弱负相关关系,与全硫含量、发热量分别弱正相关。究其原因,传统的煤变质指标挥发分对于低变质长烟煤、不粘煤适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996.
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的发现为中国油气勘探中的重大突破,并以其宏大的规模、典型的结构及巨大的勘探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通过白云凹陷X-1气田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研究,识别出该盆地内深水扇沉积体,将深水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和水道颗粒流、碎屑流、水道间、近源和远源浊流等微相.对各微相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结果表明水道砂质碎屑流微相是最有利于优质储集砂体发育的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提出深水扇理想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97.
Based on the data of 44 samples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in Nanpu No.3 buffed-hill region, the kerogen type is judged through the pyrolysis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organic matter maturity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reshold are studied by using vitrinite reflectance, pyrolysis yield and hydrocarbon abundance. Meanwhile the hydrocarbon expulsion threshold is calcula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are preliminarily reveal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No.3 buffed-hill region has abundant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with high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And the primary types of kerogen are II, and lI 2. The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which passed biochemistry, thermolysis and thermal cracking have developed into the mature-postmature phase of different extents. And plenty of oil and gas were expelled out. It is believed the depth of oil-generating window is 3 600 m and the depth of hydro- carbon-expulsion threshold is 4 100 m.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Nanpu No.3 burried-hill region has a certain condition to generate hydrocarbon which is very promising in oil exploration and thus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arget next.  相似文献   
998.
冀中坳陷霸县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地质等资料,运用断裂落差法对霸县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北东向断裂,由于牛东断层的控制而呈现半地堑形态,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具有几种不同的几何形态,平面上主要有平行式、斜交式;剖面组合形态主要有Y字型、复Y字型、地堑和地垒等类型。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要分为3个阶段:孔店—沙四期,活动性断裂数量少,强度大;沙三—沙二期,活动断裂数量明显增多,发育了众多三级、四级断裂,规模小,活动弱;沙一—东营期,断裂活动强度稍增大,至东营末期,断裂活动趋于稳定。古近纪断裂活动性自南向北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走向由北北东向逐渐变为北东东向。霸县凹陷沙三段和沙二段有利于油气成藏,其次是沙一段和东营组;断裂的活动为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999.
惠州凹陷珠江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深入探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珠江组沉积时期物源属性、源区构造背景及沉积环境特征,以8口井18个泥岩样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数据为基础,对珠江组沉积物中泥岩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珠江组源岩以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其中东部区域为长英质和基性岩的混合物源,西部区域为长英质物源,南部区域为长英质物源和被动大陆边缘物源;东部区域的物源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西部和南部区域的物源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南部区域处于还原条件,水体较深,西部区域水体次深,而东部区域处于氧化条件,水体相对较浅;东部区域盐度较高,而西部和南部区域盐度较低;珠江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处于湿热的气候条件,其中西部和南部区域湿热程度较高,东部区域湿热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运用IES盆地模拟的方法,采用Easy%Ro模型,以单井的热史和生烃史为基础,从剖面和平面两方面研究了莱州湾凹陷两套主力烃源岩沙三段和沙四段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生烃状态。研究表明,在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末期(5.1Ma)北洼沙三段烃源岩已广泛进入生烃门限,沙四段烃源岩大范围生排烃;现今北洼沙三段烃源岩大量排烃,沙四段烃源岩排烃范围进一步扩大,北洼中心处已进入生烃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