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4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482篇
系统科学   172篇
丛书文集   843篇
教育与普及   4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1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1221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543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634篇
  2003年   683篇
  2002年   684篇
  2001年   769篇
  2000年   737篇
  1999年   545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497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报道了利用高温灼烧方法合成稀土这渡族氧化物固溶体EuFeO3,EuFeo.sMno.2O3,利用X-射线衍射与Moessbauer效应技术,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及超精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2.
锌酸盐镀锌用的添加剂一般是有机化合物,单一的化合物其作用不佳,必须进行合成。合成后的添加剂能使镀层光泽好,分散能力、深镀能力较高,电流密度范围较宽,产品性能良好,是改革氰化镀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3.
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以10-溴代癸酸为原料,与甲醇反应生成10-溴代癸酸甲酯,再与对硝基酚钠反应生成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甲酯,最后以固定化脂肪酶水解得到10-对硝基苯氧基癸酸.对中间体的折光率和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1、H-NMR和13C-NMR以及酶分析应用对最终产物进行确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出目标化合物,总收率达到71.6%.  相似文献   
74.
2006年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于近日陆续分批下达,我校将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承担“新型绿色环保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木器涂料的开发及产业化研究”与“ACE抑制剂系列手性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的开发”项目的研发工作,项目合同金额共计180万元。  相似文献   
75.
盐酸林可霉素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20000mg/L左右,经"生化厌氧-好氧-药剂絮凝沉淀"模式处理,CDO下降到800-600mg/L,继续下降极为困难,国内企业基本采用工艺中加循环用水予以稀释,达标排放。本技术合成了一种新的脱色剂,解决了上述问题,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国家专利局受理了本发明技术。受理号200610017740.1。  相似文献   
76.
以B2O3粉扩NH3为原料,用脉冲等离子体反应器合成BN,所得产品经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品中除含六方氮化硼外,还含有少量立方氮化硼,生产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77.
78.
研究了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作为汽油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料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热加合反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230~240℃、反应时间为14h,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配料比为1:2。对合成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4种产物做了滤纸分散和金属表面氧化结焦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效果,其中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的增溶率达到9.2%;4种产物在铜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小,在钢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大。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和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对增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3mg/g时增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9.
2,2''-位置上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联萘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2,2‘-位置上带有不同取代基的1,1‘联萘化合物,如2-氨基-2‘-羟基-1,1‘-联萘、2-羟基-2‘-巯基-1,1‘-联萘和2-氨基-2‘-巯基-1,1‘-联萘的制备及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