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8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应用化学致痫剂马桑内酯诱发大鼠大脑皮质痫样放电,于侧脑室注射无要钙通道阻滞剂氯化锰后观察对致痫动物皮层脑电图、海马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有离室注射无机钙通道阻滞剂氯化锰,可抑制致病大鼠皮层诱发电位的振幅和脑电图、海马电图痫样波的频率和振幅。提示氯化锰的作用可能与阻抑马桑内酯致痫时Ca^2 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912.
用中档镁砂作骨料,电熔镁砂作细粉生产的镁碳砖在江西省新余钢铁有限公司特钢公司LF-40t精炼钢包渣线上使用,实现了与钢包包壁衬砖使用寿命同步,平均使用寿命71炉次,完全可以取代原渣线部位使用的价格昂贵的高档镁碳砖,大大降低了钢包用耐火材料的消耗及费用。  相似文献   
913.
以柿子叶为研究对象,采用70%乙醇回流提取柿子叶的有效成分。提取物浓缩后加水搅拌,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四种溶剂进行梯度萃取,浓缩各相,加上乙醇粗提物共得到六种干燥浸膏。采用CCK试剂检测法,测定六种浸膏对两组癌细胞人宫颈癌细胞Hela、肺癌细胞A549和正常细胞人肾上皮细胞293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六种浸膏均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其中二氯甲烷层和正丁醇层对Hela细胞抑制活性最好,其IC50分别为0.24、0.26 mg/mL,A549细胞则对乙酸乙酯层更为敏感,其IC50值低至0.03 mg/mL。此外,六种浸膏对正常人肾上皮细胞293也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乙酸乙酯层,IC50值达到0.93 mg/mL。研究证实了柿子叶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且其活性成分复杂,在各相中均有分布,但又对不同细胞株活性各有差异,提示在后续的活性追踪中可以根据活性需求,选择恰当的柿子叶有效部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14.
目的 筛选葎草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有效部位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法将葎草水提液分离为不同部位;采用小鼠热板和醋酸扭体疼痛模型,筛选葎草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采用二甲苯小鼠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筛选葎草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检测有效部位对醋酸所致疼痛模型小鼠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以及蛋清所致大鼠足跖炎症组织NO和PGE2含量的影响。结果 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 < 0.05),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 < 0.05);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 < 0.05),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P < 0.05)。葎草石油醚萃取部位明显降低醋酸所致疼痛小鼠血清PGE2、cAMP的含量(P < 0.05),明显降低蛋清所致大鼠足跖组织NO和PGE2含量(P < 0.05)。结论 葎草的水提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是镇痛抗炎的有效部位,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PGE2、cAMP的含量有关,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组织NO和PGE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15.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油茶炭疽病的大量发生与流行对云南省油茶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鉴定云南省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以及探究其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以期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文中采用形态学特征结合分子系统学方法对云南主要油茶产区的炭疽病菌进行种类鉴定,并验证其致病性,同时对油茶炭疽病的传播途径、侵入途径等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三地区油茶炭疽病菌主要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C.gloeosporioides和C.karstii;越冬试验表明,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的形式越冬,病果和病叶残留的分生孢子每果达115 100个,为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在室内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14个月;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0℃或高于35℃均不能萌发;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100%,低于75%则不能萌发;病菌可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在22~29℃并保湿的条件下,潜育期为88~99 h.分析各试验结果发现,引起云南省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并不是...  相似文献   
916.
高渐飞  周玮  杨艳 《广西科学》2022,29(6):1151-1159
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为传统中药材,为深入了解木脂素类和萜类成分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积累状况,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其叶、茎、根中的代谢物,基于结构配置解析木脂素和萜类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显示:在黑老虎植株中共鉴定出3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根(32个,特有13个)>茎和叶(同为24个),3个部位含17个相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同时,鉴定出41个萜类成分,根(39个)>茎和叶(同为36个),3个部位含34个相同的萜类化合物。黑老虎根部木脂素类化合物丰度(114.62×106)远高于叶(23.37×106)和茎(25.96×106),萜类化合物丰度为根(74.16×106)>叶(37.06×106)>茎(17.36×106),根部与叶、茎相同及特有的木脂素和萜类化合物丰度均较高。日本南五味子木脂素G、乙酰表戈米辛R、Kadcoccilactone F等在黑老虎根中高度富集,在叶、茎、根中都鉴定出Kadcoccilactone Q-R、Kadcoccilactone M等三萜类化合物,表明黑老虎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17.
采用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临床医学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3 000例糖尿病并发症数据作为数据集,对糖尿病联合并发症发病风险进行计算与预测.通过关联规则查找高风险联合并发症并计算各联合并发症的关联发病率,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高风险联合并发症发病预测模型,并查找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部分联合并发症关联发病率超过90%;在筛选出的12组高风险联合并发症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视网膜病变、冠心病、肾病等是常见并发症;不同的联合并发症中关键影响因素(生化指标)各不相同;各联合并发症十折交叉验证法的分类平均精度均在0.800 0以上,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67.  相似文献   
918.
史国瑞 《甘肃科技》2022,(5):101-103
探究不同采血部位对血常规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将在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80例患者按照检验先后顺序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各90例。其中静脉血组采集肘静脉血进行检验,末梢血组采集指尖血检验。对比2组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血液标本合格率、准确率。静脉血组患者WBC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组(P<0.05),RBC、Hct、Hb、PLT、MCHC、MCV、NRUT、BASON、EOS、LYMPHN、MONON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组(P<0.05)。静脉血组检验准确率、合格率分别为97.78%、97.78%均明显高于末梢血组87.79%、80.00%(P<0.05)。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取肘静脉血进行检验能够明显提高检验准确率、合格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