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1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发现甘氨酸是有可能成为内毒素拮抗剂的重要药物之一的基础上,从二个方面进一步观察了Gl6拮抗ET的效应。  相似文献   
72.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由动圈直线电机驱动可用于可凸变椭圆活塞车削的伺服刀架系统,给出了新型刀架机械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闭合控制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动圈中温升较高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动圈铜损、限制温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黄金全 《广东科技》2008,(3):123-124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接触部位发热.特别是在一些设备老、负荷重的变电站,此类问题相当突出。设备接头发热严重地影响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笔者分析电气设备接头发热的原因和提出预防与消除措施.对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本文通过10kV电缆运行时抱箍处发热原因分析,提出处理、防范措施,以供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75.
腹泻症是仔猪秋冬季的常见病,多因感染轮状病毒引起,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等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较重时出现呕吐、腹泻,严重时会出现脱水、心力衰竭、酸中毒等症状.  相似文献   
76.
电机的发热与冷却一直是电机运行以及电机设计环节中比较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机内热量的产生传递过程以及发热问题对电机运行的影响,并对电机的冷却方法做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晶体管桥式自激逆变器的工作原理,由此分析了功率管发热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改善功率管发热的有效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以自蔓延高温合成的MoSi2和陶瓷矿物为原料,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MoSi2发热元件,采用XRD,SEM和EDS等技术分析了MoSi2发热元件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MoSi2发热元件的主要成分为MoSi2,Mo5Si3和陶瓷矿物.加入陶瓷矿物明显活化了MoSi2的烧结,降低了MoSi2的烧结温度,阻止了MoSi2晶粒的过度长大,使得发热元件具有比较均匀的组织结构以及较高硬度和断裂韧性.通电氧化可以使MoSi2发热元件表面生成一层以SiO2为主的含有少量MgO,CaO,Na2O,Al2O3等物质的玻璃相,提高了元件表面保护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枢解热机理,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观察在致热原IL-1β作用下电刺激兔腹中隔区(VSA)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1)IL-1β使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时,电刺激腹中隔区可明显降低POAH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2)IL-1β使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时,电刺激腹中隔区可增加POAH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系数。结论:作为负调节中枢的VSA可通过影响致热原作用下POAH区温敏神经元放电特性而解热。  相似文献   
80.
使用AlCaO作发热剂在中频感应炉内进行了钢液升温的实验研究·对实验中影响升温热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工业生产中本复合发热剂中铝的升温热效率可达87%·在实验基础上,针对升温过程中钢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还对AlCaO复合发热剂的辅助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使用AlCaO作发热剂对钢液进行升温是可行的,升温同时兼具脱硫效果,可有效防止连铸时中间包水口阻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