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18篇
教育与普及   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7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用正构烷烃模型分子法确定假组分的基团组成,根据UNIFAC基团贡献法饱和蒸气压模型与活度系数模型,以及修正的活度系数模型,计算了假组分的相平衡常数K,并预测了大庆原油平衡闪蒸气化率。结果表明,用平均沸点确定基团组成,Riazi-Daubert关联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Rau-K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偏差最小,为3.36%;用API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Kik-K模型和Lar-K模型次之,预测偏差低于5  相似文献   
22.
在低压下以异丁醇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原油降凝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探讨了合成条件对降凝剂EVA产量和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压力从4 MPa增加到11 MPa时,EVA的产量从3.88 g增加到11.6 g,醋酸乙烯酯(VA)链节含量从25.2% 下降到16.3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0.38×104增加到1.37×104;引发剂用量从0.05 g增加到0.25 g时,EVA的产量从6.0 g增加到13.3 g,VA链节含量保持在23.5%左右不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0.34×104增加到1.72×104.醋酸乙烯酯用量从9.5 g增加到27.0 g时,EVA的产量从4.79 g增加到10.35 g,VA链节含量从8.81%上升到22.2%,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0.63×104增加到1.51×104;反应体系的温度从333.5 K上升到373.5 K时,EVA的产量从14.33 g下降到5.14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从1.39×104减小到0.53×104,EVA分子结构中VA链节含量从16.8% 上升到35.3%, 总支化度从25.0 CH3/(1?000C)升高到72.9CH3/(1?000C); 反应体系的溶剂选用良溶剂时,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反应体系的溶剂选用非良溶剂时,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当苯作为溶剂时,得到的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951;当异丙醇为溶剂时,EV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2×104.  相似文献   
23.
考察了pH值、温度和时间对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大庆原油和孤岛原油/水中的分配及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增加,分子沉积膜驱剂在油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增加,界面张力降低,但总体上分配系数较低;温度升高,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原油/水中的分配系数和界面张力均有所降低;在约196h后,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原油/水中的分配达到平衡。分子沉积膜驱剂向界面扩散和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缓慢;随着时间的增加,分子沉膜驱剂溶液与孤岛原油界面张力先迅速降低后缓慢降低,并没有出现象表面活性剂那样的低界面张力;NaCl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分子沉积膜驱剂在孤岛原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大庆原油中的溶解度,且相同条件下的界面张力更低。  相似文献   
24.
磁化增注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水平对磁化增注的机理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优化磁感应强度范围内,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和粘滞系数降低,使水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增强,达到增注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从结晶学的角度对磁化防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优化磁场处理后,水溶液的临界晶核半径减小,晶体成核速率和生产速率明显增加,溶液的过饱和度迅速降低,晶体的长大受到限制而形成较小的结晶颗粒,析出的固相将有更多的部分悬浮于水中,易于随水流动而减少沉淀,从而达到防垢、增注的效果。磁化增注效果在B=0.25T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5.
利用声化方法对复杂乳化原油的破乳脱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波和化学方法联合破乳的可行性,并用实验方法验证了联合破乳脱水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化学破乳剂和超声波联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油的破乳脱水效率。在破乳剂最优用量的实验条件下,对乳化原油进行超声处理30min,沉降3h,脱水率可以达到90%以上。模拟现场脱水流程条件,利用该方法对常规方法不能有效破乳的聚合物驱及化学驱出液掺混稠油形成的复杂乳状液进行了破乳脱水试验。结果表明,声化联合破乳具有较高的脱水效率。  相似文献   
26.
采用绘制界面张力等值图的方法,对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复配,得到了能够形成胜利油田孤东26-G3井脱水原油低界面张力的石油磺酸盐配方。采用实沸点蒸馏的方法,获得了孤东26-G3井原油轻质组分;应用离子交换色谱的方法,将剩余原油重质组分分离为原油官能团四组分。分析了在孤东26-G3井原油中加人上述各种组分对油样与最优配方的石油磺酸盐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官能团四组分和轻质组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从强到弱的顺序为:两性分,碱性分,酸性分,轻质组分,中性分。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钻孔煤粉量变化规律与支承压力分布关系的研究,论证了可以利用钻孔煤粉量变化来推测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实测得到了平煤集团十三矿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为合理区段煤柱留设尺寸确定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8.
通过采用微波终端开路同轴线作为测量探头,使用定向耦合器等微波元件,采用微处理机控制的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构成微波低含水量测量系统,通过测量物质的介电特性而得出物质的含水量。测量了原油和酒精的含水量,研究了系统的灵敏性,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曲线拟合,实验结果与理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9.
电导滴定法研究原油脱钙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春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3):24-24,91
选用配制一种合有环烷酸钙的模拟油作为原料油,用两种鳌合剂作为脱钙剂,利用电导滴定法进行了原油替合法脱钙机理的研究。绘制用模拟油滴定脱钙剂水溶液时电导率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滴定曲线与对鳌合机理的推测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30.
使用控制应力流变仪 ,在原油凝点附近温度区域对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进行了线性粘弹性应力范围内的小振幅振荡剪切实验。以原油开始出现线性粘弹性应力区间的最高温度作为基准温度定义了相对温度 ,对粘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 ,大庆原油及胜利原油在各自凝点以上 4℃时 ,均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其损耗角分别为 37.6 6°和 76 .5 5°。在相同的相对温度下 ,大庆原油的弹性特征明显好于胜利原油 ,大庆原油的粘弹性参数对温度的敏感性也明显好于胜利原油。两种原油粘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其胶质、沥青质含量和析蜡特性不同。凝点温度附近的原油流变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应该作为确定输油管道进站温度的重要依据 ,目前 ,仅以原油凝点作为确定进站温度的主要依据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