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香荚兰不同部位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形成速度及诱导状况明显不同,香荚兰预培养状况、激素的种类与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生长均有较大影响,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周期以28~30d为宜,薄层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香荚兰愈伤组织及其培养物中存在着香兰素等香味复合物质  相似文献   
22.
用厚膜工艺制造压力传感器.研究了厚膜电阻浆料的电阻率与压阻系数的关系.承压基片选用ZrO2-Y2O33mol%增韧Al2O3陶瓷,大大地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对承压片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3.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拱坝数据库,确定拱坝体型厚高比,最小体积,最大柔度三个参数的统计模型,并对数座拱坝进行检验,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提供的三个参数可拱设计人员在拟定拱坝体型几何参数和进行型优化设计时参考,并为宏观判断大坝安全性提供对比资料。  相似文献   
24.
用液相结晶和高温分解法制备偏离化学计量比的二氧化锡材料,对此二氧化锡进行掺杂,制成由一定原料配方组成的厚膜浆料,以此浆料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SnO2厚膜气敏元件。然后,对系列元件进行气敏特性测试,所制备的SnO2气敏元件表现出对乙醇气体的选择敏感性。  相似文献   
25.
综述了近年来根瘤菌的研究概况以及相思根瘤菌的分离纯化、抗逆性以及质粒分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6.
根据正交实验各组磷化膜的性能指标,采用膜厚综合评定法确定出了一种常温磷化液的介质组成及相应的工艺参数,并检测分析了磷化膜的均匀性、耐蚀性、膜重等.  相似文献   
27.
周晓静  高抒 《科学通报》2004,49(21):2228-2232
对杭州湾舟山岛-金山卫断面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高密度采样,并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站位沉积物平均粒径具有不同的垂向分布.由于该断面所在区域海底活动性强,短时间尺度的活动层厚度的量级远高于长时间尺度的净沉积速率的量级,平均粒径的垂向分布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同一沉积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类型沉积记录,很难代表沉积环境的长时间尺度演化.粉沙为主和沉积物粒径的垂向平均值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呈现收敛趋势的底质粒度特征,说明物源因素控制着研究区总体的沉积物分布规律,而水动力因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沉积分异.沉积物的垂向分异使表层底质粒径的断面分布不同于活动层内垂向平均底质粒径的断面分布.对于强潮、粉沙环境的沉积物输运模拟而言,如果涉及的时间尺度较大,则采用活动层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粒度参数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8.
射频反应溅射纳米SnO2薄膜气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射频反应溅射在瓷管上制备了SnO2气敏薄膜元件,以及用传统方法制备了SnO2厚膜元件.两种元件经测试表现出对乙醇较高的灵敏度,对两种元件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测试表明,无论在灵敏度、响应恢复时间,还是在检测浓度范围上,SnO2气敏薄膜元件都比传统的厚膜元件性能优越.SnO2气敏薄膜元件经过表面修饰,在200×10-6体积浓度下接近30.对薄膜元件加热温度及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元件稳定性及其敏感机理.  相似文献   
29.
将数字图像技术应用于工件厚度的测量,利用阅值分割、边缘提取等技术手段获取工件的边缘,在计算工件壁厚时,提出了相关算法。该测量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强、易于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预成形型面对金属板材二道次渐进成形板材厚度分布的影响,以直壁件两道次渐进成形为研究对象,首先制定了三种不同的预成形型面设计方案(型面轮廓线分别为圆弧和直线段),而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预成形型面条件下的板厚和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半径为80mm的圆弧状预成形型面侧面轮廓线可获得更均匀的板材厚度分布、更大的最小板材厚度、更小的等效塑性应变;二道次最小厚度分布并不取决于整个塑性变形区的大小,而决定于第二道次实际参与的变形区域大小,而该区域的大小决定于预成形型面的设计;最终板厚分布和预成形型面曲率并不存在线性关系,当切线夹角为40°左右时,板厚分布最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