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392篇
丛书文集   77篇
教育与普及   4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3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综合类   19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今年年底,中国科学家自主提出的“双星计划”中的两颗探测卫星之一将要升空了。这是我国空间物理探测方面一项重要计划,它与欧空局的“星簇计划”紧密合作,将实现人类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随着日地空间探测和研究的发展,人类将能够预报地球空间的“暴风雨”,无优地遨游太空了。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以卫星导航系统时钟为参考时间基准,通过时间比对的方法,实现对卫星接收机高精度频率源OCXO的时钟同步及校准,成功地解决了卫星导航系统与卫星接收机时钟同步的问题,为卫星导航定位电文解算提供可靠的时序.正确地解算导航电文,以保证后续的位置定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3.
卫星编队飞行相对姿态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编队飞行在轨执行任务时,除了对相对位置有特定要求外,还需根据不同任务需求保持一定的相对姿态,为此研究了两颗卫星相对姿态的保持控制。根据刚体运动学推导了两个星体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矩阵,给出了从星始终指向主星所需的目标姿态和角速度。基于卫星姿态动力学给出了3个相互垂直安装的反作用轮的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其相对误差小于10-6。  相似文献   
44.
根据卫星遥感提供的信息,本文作者提出了楼兰古城消失的最新见解——堰塞湖形成,阻塞了水源,造成下游干涸。此说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5.
中国卫星激光测距流动站地心坐标的归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初刚  蔡五三  朱元兰  杨福民 《科学通报》2003,48(13):1402-1404
为了监测中国地壳运动, 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了两台卫星激光测距(SLR)流动站, 其中一台属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在我国大科学工程项目的支持下, 从2000年8月至2002年1月实施了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跨度达几千公里的第一次流动观测. 共测量了3个点: 北京、乌鲁木齐、拉萨. 每个站点观测了近两个月, 获得了一批SLR观测资料. 用这批资料结合全球SLR资料在ITRF2000坐标系下解算了这3个站点的地心坐标, 达到了比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6.
2003年5月25日,就在我国第一颗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在轨运行投入使用6年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相似文献   
47.
一种DVB-S接收解调解码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DVB -S接收前端数字解调与信道解码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给出了一种新型的DVB -S数字解调信道解码器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控制方法 ,系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数字解调信道解码器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48.
中国近海海域Geosat卫星测高海平面和海面地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多年以来,大地测量学家和海洋学家一直依靠测量船和验潮站的测量数据来研究占全球总面积70%以上的海洋,虽然这些数据在揭示海洋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测量数据稀疏、重复周期长等缺陷,限制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卫星测高这一新型卫星空间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多次重复地准确测量海洋表面变化成为可能,特别是在全球海平面变化、地球重力场模型、中等尺度海洋环流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等研究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美国航空航天局举世瞩目的木星探索计划正在如期推进。继《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向木星大气层释放一枚探测器完成木星大气层成分和风速测试后,现在正沿木星轨道环绕运行并按预定计划对其云雾笼罩中的17颗卫星进行近地观测。近期空间探测器先后传回一组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毗邻的木卫1,2,3号卫星地形照片.这些空间照片揭示了有关这些卫星地质构造活动一些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线索。1996年8月中旬美国航空航天局向新闻界公开了这组照片,它们是《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为期5年对木星及其卫星科学探索计划期间拍摄和传回地球的首批照片。3颗…  相似文献   
50.
封面这是应用80年代的陆地卫星影像,经过纠正、处理、镶嵌后得到的全国卫星影像图,原图比例尺为1:1000000。陆地卫星影像(山MS叨TM和*田)地面分辨率分别为3Or.caca---”30m和SOm”88。在我国资源与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变化动态调查和研究中,大量应用了陆地卫星影像,并可以按年为单位提供有关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城镇等变化的动态信息(如图中的红色代表密度不同的有林地带),还可以每十年制作一次全国的卫星影像镶嵌图。(图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提供)封底这是一幅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