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7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落叶松苗木的特性,报告了对其苗木物候期的观察情况。  相似文献   
2.
《甘肃科技纵横》2002,31(6):5-5
落叶松就是一种不怕火烧的树种,它为什么能够"劫后独生"呢?这是由于落叶松那挺拔的树干外面包裹着一层几乎不含树脂的粗皮,这层厚厚的树皮很难烧透,大火只能把它的表皮烤糊,而里面的组织却不会被破坏.即使树干被烧伤,它也能分泌一种棕色透明的树脂,将身上的伤口涂满涂严,随后就凝固了,使那些趁火打劫的真菌、病毒及害虫无隙可入.因此,落叶松就成了过火林中的令人瞩目的"英雄树".  相似文献   
3.
赵恒义  武玉环 《科技信息》2008,(15):323-323
落叶松(Larix gmelini)为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暗褐色,片状剥落后呈紫色;一年生枝淡黄色,径约1毫米;种子三角状卵形,连翅长约1厘米。花期5月中旬,球果8月中旬至9月成熟。  相似文献   
4.
施肥能显著促进母树生长,每株施30公斤厩肥,7~12年生树高生长量提高2.3~7.1%,施0.25公斤尿素,7~9年生树高生长量提高2.6~6.3%,提高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小,施肥能促进树体生长,而母树树体大小与球果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在10年生前,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球果产量28.8~77.6%;灌水对母树生长和结实禾见有促进作用,除在建园之初为保嫁接苗成活外,樟子松种子园一般不需灌水;间种豆科作物、牧草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以耕代抚,提高经济效益;应经常调整园内密度的动态关系,在15年生左右,樟子松、落叶松种子园每公顷大致保持4.00~625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确定气候、土壤和海拔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指标的影响以及路径关系。【方法】选取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太阳辐射、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海拔作为影响因素,探究兴安落叶松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树高与这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利用AMOS 21.0软件构建衡量兴安落叶松生长的3个指标与气候、土壤和海拔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兴安落叶松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随着海拔、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树高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随着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总效应系数为0.200且是正向效应,海拔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直接效应(0.224)大于间接效应(-0.024);气候因子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的总影响系数为-0.771且是负向效应;土壤因子对兴安落叶松生长的总影响系数为-0.216,其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气候因子的总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大,其次是土壤和海拔,兴安落叶松林静态生长主要受到气候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岭岗国营林场调查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24块标准地,并测定了单株平均木的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应用W=a(D^2H)^b模型来估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其相关程度达显著水平;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各器官的生物量随年龄变化符合理查德(Richards)生长方程;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生物量年平均生长量在26a时达到顶峰;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24a时达293.40t/hm^2,生产力为20.78t/(hm^2.a).  相似文献   
7.
张宏福  郑建平 《科学通报》2003,48(6):603-609
辽宁阜新白垩纪玄武岩的出现为了解中生代时期华北北缘地幔过程提供了可能. 阜新碱锅玄武岩为火山通道相, 柱状节理发育, 并含少量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 其化学组成贫硅、富碱、高钛和铝, 属碱性玄武岩. 在微量元素组成上, 碱锅玄武岩中等程度地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 但不亏损高场强元素. 其Sr同位素比值低, Nd和Pb同位素比值高. 这表明碱锅玄武岩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代表未分异无混染的原始岩浆. 该玄武岩的出现暗示华北北缘此时的岩石圈厚度小于65 km, 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富集”的含韭闪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斜长石辉石岩组成. 早侏罗~晚白垩大量且持续的中基-中酸性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北缘岩石圈减薄作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较华北南缘的早, 因为鲁西南地区大量的中基性火山活动仅出现于白垩纪, 而且具软流圈同位素特征的玄武岩出现在第三纪, 显示华北岩石圈演化的时空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8.
华北汛期降水量年代际和年际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陆日宇 《科学通报》2003,48(7):718-722
华北地区汛期(7月和8月)降水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和年际两种时间尺度. 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 华北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突然减少. 研究了降水突然减少对应的大气环流变化以及对降水年际变化产生的影响, 发现年代际变化所提供的背景对华北降水年际变化的规律和物理机制没有影响, 华北汛期降水年代际和年际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9.
S.A.Wilde  赵国春  王凯怡  孙敏 《科学通报》2003,48(20):2180-2186
采自五台山台怀镇南8 km处滹沱群变质火山-沉积岩层中的长英质凝灰岩样品含有两组锆石, 所记录的SHRIMP锆石方法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2180±5 Ma和2087±9 Ma. 在误差范围内, 较老的一组年龄与五台山大洼梁花岗岩年龄相当, 表明它们来自相似的地壳岩浆源; 而较年轻的一组锆石年龄与相邻地区阜平杂岩湾子表壳岩中变沉积岩和变火山岩及南营花岗片麻岩年龄相当, 因而被解释为滹沱群火山作用年龄. 这两组年龄的存在表明: (1) 滹沱群形成于早元古代而非太古宙; (2) 早元古代火山-沉积作用在五台和阜平地区同时间发生. 这样, 早元古代沉积作用在该区是广泛的, 它们代表了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西侧大陆边缘相沉积. 滹沱群火山作用年龄的确定也表明该群所经历的变质-变形事件发生在2087±9 Ma 之后, 这进一步佐证我们最近根据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所得出的吕梁造山事件(约1.8 Ga)是该区主要构造事件的结论: 该事件导致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和西部陆块的最终拼合, 并成为全球早-中元古代超级大陆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华北汛期降水多尺度特征与夏季风年代际衰变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戴新刚  汪萍  丑纪范 《科学通报》2003,48(23):2483-2487
研究了近50年华北汛期降水的频谱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其与夏季风衰变之间的关系. 小波分析表明华北汛期(7~9月)降水年际尺度成分约占总方差的85%, 其演变代表了华北降水的基本走势. 近30年降水年际尺度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 准5年谱消失, 准2年谱逐渐减弱, 1977年后降水年际变化十分微弱. 与此同时, 夏季风也呈现明显的年代际衰减. 计算表明, 华北汛期850 hPa平均经向风的演变以年代际尺度成分为主, 其演变特征与汛期降水非常相似, 且与降水序列及其年际尺度序列都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华北夏季风的年代际衰变可能是华北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 伴随20世纪60和70年代东亚季风的两次年代际突变,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年代尺度的旱、涝更替, 而华北却从20世纪60~70年代的部分地区少雨发展成80~90年代的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