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4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3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62篇
教育与普及   2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692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采用直流草酸法对镀铝层进行阳极氧化,研究了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对氧化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表面绝缘性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镀铝层和氧化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镀铝层和氧化层的成分与结构,并对其硬度进行测试,探索钨铜箔片上制备氧化铝的最佳工艺。实验现象表明: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氧化层表面致密平滑,由非晶Al2O3和Al相组成,电绝缘性能良好;氧化铝膜的硬度随着氧化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氧化铝膜的硬度随着氧化电压增大而增大。当氧化电压控制在30 V,氧化时间在3-6 h时,最有利于氧化膜的形成,且膜厚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92.
超临界乙醇制备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氧化石墨为载体、钛酸异丙酯为前驱体,利用超临界乙醇的超临界性能和还原性,制得了晶型完善的锐钛矿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采用Hummers法制得的氧化石墨(GO)进行表征;同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氧化石墨(GO)和晶型完善的锐钛矿TiO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且发现二氧化钛在石墨烯纳米片层上呈现为有规则的颗粒,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8.24 nm.  相似文献   
993.
环氧琥珀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醚基使其衍生物具有多种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从烯烃环氧化反应机理、环氧琥珀酸合成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等方面综述了环氧琥珀酸单体合成规律的研究现状。同时重点阐述了环氧琥珀酸的化学反应,包括水解反应、均聚反应和共聚反应,并对一些应用前景较好的环氧琥珀酸类衍生物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对环氧琥珀酸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钙化焙烧方式处理转炉钒渣以提高钒的浸出率,考察了焙烧参数(渣样粒度,升温速率,焙烧保温温度及保温时间,配钙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根据钒渣氧化的TG-DSC曲线对钒渣氧化变温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升温速率可提高钒氧化率,保温温度高于600℃时钒浸出率迅速增加.在钒渣粒径48~75μm,外配钙m(CaO)/m(V2O5)为042,升温速率2℃·min-1,保温温度850℃,保温时间150min的条件下,钒浸出率达9331%.钒尖晶石氧化过程受三级化学反应控制,升温速率为5和10℃·min-1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6765,25603kJ·mol-1.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阶跃加压阳极氧化法在金属钨基底上制备具有多层纳米孔结构形貌的WO3薄膜的工艺,主要研究了阳极氧化条件对生成纳米孔结构的影响及热处理制度对样品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V电压和20℃反应温度条件下,在含质量分数为0.05%NH4F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20 min得到的样品表面,具有形貌规则的自组装纳米多层网孔结构,且排列紧密.此外,将阳极氧化制得的样品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450℃并保温3 h,可使生成的无定形氧化钨薄膜在保持多孔结构形貌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晶化.  相似文献   
996.
Sediments of core YSJD-86GC (referred to as 86GC)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were selected for environmental magnetic studies. Combined with the published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sediment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revealed for the study area since the MIS3 stage. The rock magnetic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w-coercivity magnetite is the main magnetic mineral within the sediments. Also, a certain amounts of hematite are present. The King plot and Day plot, which reflect the magnetic particle size, show that fine-grained pseudo-sin- gle-domain phase magnetic particles dominate the 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sediments. Comparison of magnetic parameters and geochemical indicators show that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ore 86GC sediments reflect a terrigenous input. Simultaneously,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 ied sediment are influenced by the quantity of terrigenous sediment input, oxidation-reduction conditions of the provenance area, and th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and distance. Sea level fluctuation caus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was the main factor for variation in concentration of magnetic minerals and magnetic particle size of thestudied core sediments. Thus, variation of sediment magnetic properties in the study area can be used as an indirect indicator of sea level fluctuation.  相似文献   
997.
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片状复合氧化镍NiMO(M=Li,Sr,Y,Fe,La)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程序升温脱附(O2-TPD)等方法对镍基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对催化剂的形貌影响不大,仍为片状结构;平均粒径为5~10 nm.程序升温还原和脱附表征结果表明:助剂Li,Sr并未进入NiO晶格;而助剂Y,Fe,La与Ni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因而影响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活性.其中,Fe掺杂的片状氧化镍催化剂对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均有所改善,340℃时NiFeO催化剂上的乙烯收率可达18.2%.  相似文献   
998.
Carbon nanofibers (CNFs) and MnOjc@CNF nanocomposites (MCNFs) are fabricated by electrospin- ning and investigated as free-standing electrodes for sup- ercapacitor. This work presents the effect of heating rate during carbonization on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as-prepared MCNFs electrodes in 6 mol/L KOH elec-trolyt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CNFs electrodes carbon- ized by relatively slower heating rate exhibit higher specific capacitance. The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slow heated MCNFs electrod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fast heated electrodes due to the better crystallinity of the MnOx nanoparticles and the graphitic carbon layers form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Mn-loaded CNFs. These MCNFs electrodes demonstrate elevated rate capability and improved cycling performance without adding any polymer binder or electronic conductor.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揭示稀土元素Y对Ni-20Cr合金高温抗氧性能的影响,利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4种不同Y含量的Ni-20Cr合金,并对合金进行循环氧化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获得的合金氧化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Y能提高Ni-20Cr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并且温度越高,作用越明显;添加0.6%Y的Ni-20Cr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提升最为明显;添加Y有利于合金选择性氧化膜Cr2 O3的生成,提高氧化膜同基体金属的附着力,降低氧化速率,从而提高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正>人们早就发现,在海洋中最深的约2 5%的部分(8400~11000米)里并没有鱼类生存。对此,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推测。认为是因为那里的压力太大。但是,那里的深海生物本来就非常少,因此一直也没有发现直接证据。鱼类的体细胞内有一种叫做"氧化三甲氨"(TMAO)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