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1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对辽西凹陷锦州20-2北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第二段油气的烃源岩、储层、圈闭、运移、保存条件及成藏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锦州20-2北油田沙二段储层具有辽中北洼和辽西北洼"双洼多源"供烃的优势;(2)沙二段储层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大多具中孔-中渗特征,区域盖层为上覆半深湖-深湖相厚层泥岩,储盖组合条件优越;(3)该油田为依附于辽西三号断层并被其派生断层切割形成的一个典型断块圈闭群,在挤压应力背景下,油田处于构造相对高部位,运移条件良好,同时受挤压应力影响,控圈断层闭合度高,保存条件良好;(4)沙二段油气具2期成藏的特征,早期为馆陶组沉积时期(23.3~12 Ma B.P.),晚期为平原组沉积时期(2.6 Ma B.P.至今),其中晚期为油气大规模充注时期。锦州20-2北油田沙二段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主要为晚期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122.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在河南省鱼类资源普查时,分别在林州、辉县、汝州等地采集到14尾鲤形目条鳅亚科鱼类,综合采用传统形态学结合分子系统学方法确定其为北鳅Lefua costata,为河南省新纪录种,标本保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鱼类标本室.对该鱼的主要形态鉴定特征、分布区域、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性等方面做了初步分析.该鱼在我国内蒙古、辽河、黑龙江水系、河北、山东济南等地均有相关记录.此次河南省境内采集到北鳅,扩大了该鱼在我国分布范围,也为后续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3.
通过痕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研究,探讨东秦岭黄水庵碳酸岩的岩浆源区、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对三叠纪时期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和钼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提供指示.黄水庵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矿带内,是一种独特的碳酸岩脉型钼矿床,辉钼矿主要呈放射状集合体和细脉状产于碳酸岩脉中.黄水庵碳酸岩主要由淡粉红色方解石(>70%)和石英(<15%)组成.痕量元素方面显示碳酸岩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Sr-Nd-Pb同位素表明碳酸岩具有相对较高的(87Sr/86Sr)i值(0.7061~0.7065)和偏低的εNd(t)值(-16.4~-14.7),Nd同位素的两阶段模式年龄为2183~2322 Ma,岩浆源区与金属成矿物质来源均表现为富集地幔EMI与下地壳的混合特征.综合年代学和Sr-Nd-Pb-Hf同位素研究结果,认为黄水庵碳酸岩脉(209.5~207 Ma B.P.)形成于秦岭造山带后碰撞阶段,由于地壳增厚,富含钼等金属的下地壳发生拆沉作用并与E MI地幔端元混合,在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情况下形成富含Mo、Pb、S和REE的硅酸盐-碳酸岩熔体,经不混溶作用和结晶分异形成黄水庵碳酸岩.  相似文献   
124.
为推进北黄海北部特色滩涂型海洋牧场建设,本研究对北黄海大鹿岛附近海域海洋牧场本底地质环境开展调查评估,利用高分辨率声学探测设备获取研究海域的精密水深数据和浅地层剖面数据;利用现场和实验室结合的方法测定海水理化参数;利用筛析法、激光粒度仪测试方法确定沉积物类型和粒度特征,最终通过分析研究区海底地形地貌、海水水质状况和沉积物分布特征对本底地质环境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目标海域测量水深为1-29 m,平均水深为16 m,海底地形整体表现为平缓的近岸缓坡,地貌以水下侵蚀堆积地貌为主;海底浅地层剖面中U1声学地层清晰连续,全区可追踪,厚度约6 m且变化不大;海水水质良好,主要处于Ⅱ类海水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类型均为砂,沉积物组分变化不大,砂组分占绝对优势,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主要与沉积物物源条件及辽南沿岸流、海域潮流等因素有关。综合分析认为,北黄海大鹿岛附近海域水深适宜,地形较为平坦,水质环境良好,以砂质浅滩沉积为主,适于滩涂型海洋牧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5.
126.
在深水浊积水道型油田开发实践中发现,因砂地比较高、储层品质较好,作为开发单元的复合水道砂体表现为整体泛连通,但是在不同位置连通情况存在差异。为准确、精细地刻画水道砂体内部不同位置的连通程度,提升注采受效和开发效果,采用构型表征的方法,将储层砂体细分为构型单元和构型边界,结合西秦岭地区重力流沉积露头展现出的精细特征分别定量刻画其对连通性的影响,并通过地质模型应用于开发生产。研究发现,对高砂地比的浊积水道型储层而言,水道构型单元和水道构型界面同时影响连通性,且一般构型界面占主导,可以采用构型单元-界面二元表征的方法将砂体间特征对连通性的影响加以刻画;通过“连通系数”定量刻画和衡量砂体间的连通情况,并通过“等效替代”的方法计算连通系数。  相似文献   
127.
本文报道了贵阳地区北草蜥的栖息环境、活动规律和冬眠情况及活动习性。北草蜥在贵州分布很广,贵阳地区为常见种类,主要以危害农林生产的昆虫为食,是一种于农林业有益的动物。  相似文献   
128.
李俊琴 《山西科技》2005,(2):101-102
在做好水土保持责任范围防治工作的同时 ,必须对人为水土流失重点地段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文章通过对引黄北干线工程监测的分析 ,为实现水保方案的六项目标和同类型项目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介绍了黑河地方铁路局经过几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以改革促发展,以运为主、拓展联营、多元开发、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北黑模式”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0.
罗家坝巴人遗址与川东北旅游形象的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家坝巴人遗址的发现,为川东北区域旅游业的突破与发展提供了契机.要以旅游形象的塑造为中心,品牌升级为目的,以强大的和针对市场的旅游学信息流,影响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者的选择心理,走超越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