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对于萧山,对于浙江,对于整个行业,化纤企业不计其数,荣盛化纤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总资产增长了20000倍,年产销增长了10000倍.2004年,荣盛化纤集团进入中国化纤行业前10强.  相似文献   
52.
应用整理剂HF-1通过后整理方式赋予涤纶长丝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提高涤纶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改善织物手感和服用性能.通过对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整理工艺的研究,确定出涤纶织物应用整理剂HF-1进行吸湿排汗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整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综合值、导湿综合值、干燥速率及耐洗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整理剂HF-1整理后的...  相似文献   
53.
据了解,我国化纤产品“十百”期间研发重点在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54.
结合化纤(涤纶)生产的实际情况,运用清洁生产原理,重点考虑原辅材料和能源、产品、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废弃物、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八个方面;将新建企业与国家已有的清洁生产标准比较.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化纤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55.
王瑜 《河南科技》2004,(5):22-22
在高速直接纺长丝生产中,纺丝卷绕工艺及成品平衡对环境要求严格。首先,高达290℃左右的高温熔融的聚酯由喷丝板吐出,通过与一定风速、风温、风湿的工艺侧吹风进行换热,在喷丝板以下30~100cm的位置急速冷却,经过上油、网络器后丝束卷绕成型;其次,卷绕操作岗位工作条件需要安装卷绕空调,平衡  相似文献   
56.
含有浆粕废水及粘胶废水的化纤放心水内有各种难降解有机物。本文对共进行了试验研究。事实证明了物化-生化工艺是可行的,其具体有运行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产泥量少等优点。同时本文提出了主要设计参数。出水COD,BOD与SS都达到了GB8978-1996表4Ⅱ级标准。  相似文献   
57.
王旭 《科技智囊》2003,(5):106-106
海岛纤维是什么?不是业内的专业人士谁也无法给出准确定义,但是,“整个化纤产业步入微利的今天,其中正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暴利产业——海岛纤维上下游产业,很多相关企业获利颇丰,更多业外企业跃跃欲试。”一条信息足以让精明的企业家作出商业判断,而温州挺宇集团的总经理潘佩聪,正是在一接触之初,就把海岛纤维列为了公司生产高科技产品重点之一。比真皮还贵的人造革随着合成革生产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企业已经从合成革的原料出发,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海岛纤维作为原料,来全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利用超细海岛纤维制造高仿真、…  相似文献   
58.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的温度扫描和湿度扫描试验测试了羊毛纤维和黏胶长丝的玻璃化转变,两种纤维在温度扫描试验中并没有表现出玻璃化转变行为,而在湿度扫描试验中存在玻璃化转变特有的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转变行为,初步探索了湿度及染色对黏胶长丝玻璃化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国内化纤线厂染色废水的治理普遍采用多级处理方法,成本高,治理率低。福建泉州线厂采用染色废水循环利用技术,节约染料5—10%; 辅助原料30—50%,减少高浓度染色废水50%。  相似文献   
60.
对不同捻度的两种不同线密度的芳纶长丝的打结强力和钩接强力进行测试.随捻度的增加,钩接强力逐渐降低.打结强力先增加、后减小,对此现象从芳纶纤维的微观结构、钩接和打结的宏观受力状态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