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助学金助学金评定工作,论述了助学金引发的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解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2.
任何客观刺激,都能够形成一定的心理感受强度,根据Thurstone的配对比较法原理,建立了心理感受强度值计算的数学模型,编写了算法和程序并通过该数学模型对申请助学金的学生进行经济困难评定。  相似文献   
33.
根据资助主体不同,高校助学金可分为政府助学金和社会捐赠助学金。前者是教育部行使职权做出行政给付行为所指向的标的物。后者在本质上则属于赠与的一种,并且根据是否负有义务,可将其分为单纯目赠与性质的助学金和附义务赠与性质的助学金两类。对高校助学金法律性质的辩明便于明晰利益相关者各自权利与义务的边界,有利于推动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4.
国家助学金是国家为了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而设立的生活补助金,是为了达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目的。近年来由于国家资助力度加大,相应的贫困生的评价体系需要随之建立。在新体系下,国家助学金发放时我们要对学生的贫困情况进行全面地评价,需要组成包括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全体同学和班组评议组组成的评议组。发放过程中,评议组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地发放国家助学金。  相似文献   
35.
王孝敏  徐军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1):107-108,124
师范生享受特殊助学金,是我国历史形成的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旨在吸引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随着社会发展,“起点资助”的功能日趋淡化。学生及其家长多从社会职业的优劣决定报考专业,助学金倾斜实际上不大影响考生志愿。起点资助不如终点吸引。把用以师范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资助,转化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既有利于稳定师资队伍,又能切实吸引考生的从业选择。师范生在校学习的困难,可以通过增加贷学金比重、扶持特困生解决。  相似文献   
36.
贫困生的未来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同时也关乎国家和社会未来,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的关注和重视,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和社会对贫困生救助保持着高敏感度。然而,今年来作为贫困生救助主要手段的高校助学金制度却在许多方面引出争议,本文就高效助学金制度落实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