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37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系统科学   1783篇
丛书文集   860篇
教育与普及   55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1篇
现状及发展   208篇
研究方法   3篇
综合类   22774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585篇
  2022年   521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507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735篇
  2014年   1399篇
  2013年   1360篇
  2012年   1543篇
  2011年   1622篇
  2010年   1594篇
  2009年   1596篇
  2008年   1670篇
  2007年   1581篇
  2006年   1152篇
  2005年   1019篇
  2004年   926篇
  2003年   965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733篇
  2000年   566篇
  1999年   543篇
  1998年   414篇
  1997年   374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1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1.
电厂厂级实时监控信息系统(SIS)是集过程实时监测、优化控制及生产过程管理为一体的厂级自动化信息系统。SIS系统以机组的性能计算、厂级经济性分析、厂级负荷分配以及机组的经济运行为主要目的,通过对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诊断与优化,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输电线路低压侧杆塔上的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提出一种新型沿悬式绝缘子串进行电力传输的方法,以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的载体,将输电线路上在线取能装置获得的电能通过高频变换的方式传递杆塔一侧,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搭建绝缘子串传输特性实验平台,并对频率、绝缘子串数量和绝缘子型号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绝缘子串为载体进行电能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如500 k V输电线路用30片绝缘子串传输效率为72. 6%,而220 k V输电线路用14片绝缘子串的传输效率可达91. 27%。由此可见,利用悬式绝缘子串作为能量传输载体为杆塔在线监测设备供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贴坡填方地基的变形特性,依托兰州市某黄土“削峁填沟”工程,开展贴坡填方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借助有限差分数值分析,研究了回填土压实度、坡面坡度、回填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贴坡填方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均随着时间呈两段式增长,水平位移进入缓慢发展期的时间晚于沉降,原状土地基沉降在总沉降中占比大.竖向平面内沿水平方向,距离坡顶越近沉降越小、水平位移越大;沿深度方向,深度越深,沉降及水平位移均越小,土体深度方向水平运动不协同.压实度、坡度、高度对土体运动矢量长度、方向的影响效果不同,对变形控制的重要性依次为压实度>高度>坡度.实际工程应控制压实度>0.93,尽量减小坡度和一次性填筑高度.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5月24日下午4:30陕西师范大学赵景波教授应邀在我校科学会堂A座二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淀积理论与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赵景波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  相似文献   
15.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枢纽工程,是生命线工程。通过动力监测,可及时判断大桥在地震和风震作用下的使用状况,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武汉天兴洲大桥公路桥为研究对象,结合项目的监测要求,用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对大桥进行加速度监测,介绍了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原理,并通过统计分析获得的现场测试数据,进而来评判结构是否处于健康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长期监测的特重车流作用下桥梁动态放大系数,本次研究从某高速公路大桥安装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实时记录的数年交通荷载信息,以及动态称重设备(WIM)形成与实际车流特征相符的随机车流样本,对特重车过桥的空间动力响应和动态放大系数进行了研究,从中对特重车的交通荷载工况进行了提取并定义。监测系统所记录的特重车交通荷载信息包括车速、车型、车长、车质量、车辆到达时刻和行驶车道等信息,使用自行研发的随机车流-桥梁耦合分析软件(BDAN)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各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环境监测科学观点出发,结合噪声污染特征,以某购物商场噪声监测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按照《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的要求,结合噪声污染源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优的监测布点位置,应用污染源监测的最终数据和综合评判选取环境敏感点位作为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矿山用地的特点,利用Dempster-Shafter证据理论用信任区间表示判决结果的特点,计算地类不确定性分布图,以CBV为最大划分像元归属类别原则对遥感图像上的矿山用地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用于矿山用地分类的精度高于最大似然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和人口的大规模聚集造成了不透水表面的快速扩张,这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作为城市化水平的关键指示因子,不透水表面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城市生态环境评估中。为了定量的分析洱海流域不透水表面拓展的时空动态特征规律,本文以大理市所在的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5年至2017年的大理市Landsat 5、Landsat 8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和归一化差值不透水表面指数(NDISI)对洱海流域的城市、道路进行空间分析并提取出不透水表面信息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7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洱海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和水体等自然地物覆盖率处于下降状态,而不透水覆盖率从11.6%上升到19.8%,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由洱海水质和其流域内不透水覆盖率线性拟合结果可以得到两者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可以预见洱海水质未来发展中随着不透水覆盖率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对洱海的综合治理,不能任水质自行调节。本研究结果为洱海流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和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